远在秦汉时期陕西玉雕工艺就十分发达。从咸阳出土的"汉白玉马"、渭南发现的"玉牛"、以及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唐镶金玛瑙牛首杯"、"镶金手镯"等都可以看出陕西玉雕工艺的精湛,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舞火狗 “舞火狗”是居住在广东惠州市龙门县的蓝田瑶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一块活化石。自2006年6月“舞火狗”被选为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蓝田瑶乡成功打造出蓝田瑶族风情
出土的汉代陶俑 记者30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经过1年多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位于蓝田县华胥镇支家沟村大墓的“面纱”逐渐被揭开。证实其为近年来少见的高等级汉代大墓,陆续出土的宦者俑与皇室官印证明
图为汉代蓝田玉质龟顶灯的正面。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至今的古代蓝田玉实物却非常少见。近日,在西安市一收藏家中手中
3月3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09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共出土了数十件主要用途为茶具的渣斗,分为陶、瓷、石、铜等材质。其中一件铜质渣斗内发现了距今近一千年、保存完好的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
古都西安东南之蓝田县,历史上曾以出产美玉而闻名于世。蓝田玉和新疆和田玉、辽宁 岫岩玉、浙江良渚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玉,“石之美者”也。先民在和大自然的接 触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把握了玉石的某些物理
相传,曹州牡丹乡的万花村,有很多人专门养花,靠卖花来维持生活。万花村南有个不小的花园,柴门篱笆,十分幽雅。看园人名春宝,年方十八。在他小时候.他的父母因病双亡。小春宝就跟着祖父生活。小春宝聪慧伶俐,勤
蓝田县北三里头有一个蔡王村,村西北有一座东汉才女蔡文姬的墓,冢高约8米,林木葱郁。50年代陕西省将其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年代,蓝田县又在此建文姬展览馆一座,将文姬轶事及境内出土文物陈列展出,
中科院古人类学家黄万波曾提出“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等学术观点。他说,经过21年的考古工作证实,目前长江三峡集中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址,这里已成为中国古人类化石分布最为密集和最有连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