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娶亲(安塞) (一)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
找媳妇要巧的 找媳妇要巧的,在安塞县高桥乡听陈生兰大娘讲,过去给娃找媳妇,进门先不看姑娘俊丑,而把视线在窗子、炕围上扫上一圈,然后再细看几个窗花,就知道这个姑娘的本事歪好了。这里有个乡俗,人们
说到国学,离不开“三教”,说到“三教”,会顺延出“九家”或者“九流”,合称“三教九流”。“三教九流”这个词语的最初起源是非常好的,“三教”最早的记载缘起于三国孙权和上书令阚泽谈话,提到儒、道、佛教三教
摘 要:学术规范的缺位或薄弱,长期以来为我国民俗艺术学学科建设造成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在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剧烈的转型巨变期间,民俗艺术学惟有强化学术规范,才能真正获得长久的生命。 民俗与
虎: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起源于直鲁交界,磅礴于华北大地,曾经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和世界。这一运动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反帝爱国性质,同时,它又根植于华北地区乡土文化的土壤之中,受到该地区
演讲人:萧放演讲地点:江苏泰州百姓大讲堂 萧放,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文字典籍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与岁时节日民俗研究。代表作为:《〈
汉代画像砖:拥彗者“拥彗迎宾”,古代的一种民俗:宾客临门,家中仆人双手捧着扫帚,到门口躬身迎候。选自《鲁迅藏汉画像》 生菜会是岭南一种节日风俗。图为晚清时广东南海百姓正月二十六日在白衣送子观音庙举
摘 要:原始文化的积淀,宗教文化的会聚,楚汉文化的结合,巴蜀文化的遗风,南北文化兼而有之,构成了陕西民俗文化动人的画卷,要开发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与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势在必行。陕西
摘 要:民俗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地处关中东府的合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民俗风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古老的跳戏被誉为“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提线木偶戏(俗称“线戏”)是全国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