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499)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鲜卑族。即位时仅五岁,太皇太后冯氏当国。曾改革吏治,实行三长制、均田制。太和十四年(490)冯氏死,乃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
历史 魏孝文帝元宏 (467~499) 北魏皇帝。原名拓跋宏。庙号高祖。鲜卑族,在位二十九年。皇兴五年(471)献文帝拓跋弘传位给五岁的太子
小时候读历史,到 北魏孝文帝 这一段时,总是觉得很奇怪,怎么好好的拓跋家族,一不小心都变成姓元的了呢。那时总是匆匆而过且肤浅得很,自然是顾不上 孝文帝 改革这些细节的。今天终于有机会来熟悉一下这位给自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规定了****的俸禄,严厉惩办****污吏;实行了&l
孝文帝(467-499年),姓拓跋,名宏,献文帝之子,他是北魏杰出的君主。三岁时即被立为太子。五岁时,年仅十八岁的父皇献文帝就禅位给他,但国家政要掌握在他的祖母文明太后的手里。687.0pt 732.
娃娃皇帝 公元467年,拓跋宏生于当时的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两年后被立为太子。 虽已入主中原,但拓跋部仍保留着过去早婚的习俗,拓跋宏出生时,其父献文帝拓跋弘年仅14岁。拓跋部建立北魏后,学
我晕,我看了这一种回答,就不知道是夸,还是觉得不好。搞这么大段话,确实够准确,但是是你的答案吗?发贴的人需要的如果是这样的答案,他还在这里问干吗,直接自己上网一搜,啥都有了。 商鞅变法,属于法家思想的
快点回 啊 拜托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长子,471年—499年在位,为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的是哪一次历史改革反映了那种历史结果改革汉化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心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并颁布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