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来源:王朝搜索
 
文天祥临刑前曾犹豫:想归隐故乡当道士

核心提示:《宋史·文天祥传》记载了他模棱两可的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

“英雄”张弘范(张弘范要是英雄文天祥算什么)

说起 张弘范 不由得想起 文天祥 说起 文天祥 不由得又想起 张弘范 张弘范 俘 文天祥 。他不但俘文天祥,而且还通过文天祥使书招宋大将张世杰降,文天祥曰:“我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英雄是?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岳飞?冉闵?虞允文?文天祥?朱元璋?戚继光?孙中山?

首先说民族英雄:岳飞,冉闵、虞允文、文天祥、戚继光都是抗击外辱的名将或名士,虽铁骨铮铮,光大升华了民族气节,但比之开辟了一个历史新时代的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朱元璋、孙中山,仿佛又不是大手笔,不够份

戚继光抗倭区别于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的关键是什么

因为戚继光抗倭是中国对外抵抗侵略,戚继光和郑成功一样,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则是中国内部之间的局部战争,不存在外对内的侵略 岳飞,文天祥不能被叫做民族英雄!因为戚继光抗倭是中国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图)

“快看,文天祥来了!”在众人的一片敬仰赞叹声中,47岁的文天祥身穿破旧的宋朝官服,雄赳赳气昂昂,来到柴市口刑场。这是1282年12月初九,万树悲鸣,黄叶飘零,人们从四面八方来,要送这位千古罕见的英雄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

历史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

宋朝最后的义士文天祥:中状元后曾蓄养大批歌伎

核心提示:这样,在紫袍和红袖的海洋里,任是儒学修养再深厚,年方二十的文天祥也不免年少轻狂飘飘凌云起来,凭着优厚的俸禄,和宋代许多名臣如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一样,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养了一大群歌伎。

文天祥

(1236—1283)南宋文学家、*家。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宝右四年(1256)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进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张迁都,他上

文天祥的遗物玉带生砚:曾为乾隆御用品(图)

图为玉带生砚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遗物玉带生砚,由台湾民间的文氏宗亲会寄到文天祥的故里江西省吉安县,被该县文管部门收藏。 曾为乾隆御用之砚 文天祥这方玉带生砚属稀有珍贵的端溪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