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苏东坡(1037~1101)和张先(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
苏东坡(1037~1101)和张先(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以反映
苏东坡 苏东坡(1037~1101)和张先(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
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黄州寒食帖》,是苏东坡写的一首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出了新的译本,以全译本为号召,果然迅速登上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我多年前已读过,不喜欢,并不在于那个版本删掉了多少内容,实在是不喜欢整本书的基调。前不久读菲利普·罗斯的新小说《垂
谁应占据“一树之高”——从技术对比看俄国武装直升机选型 白炎林 Part1
■听研究专家讲述苏轼的为政、为文以及人生态度 ■为官不为面子工程,而是为了地方的实际需要 ■以愉悦的心情对待生活,从简朴的生活中发现诗意 ■表面上看,苏轼很旷达,但骨子里有一种坚毅的品格 转折点
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 佛印禅师,自幼饱读经史,
核心提示:苏轼则看来,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自然无所谓生与死,生与死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形式罢了。而时间的长与短、永恒与变化也是相对的,只要能够将自己的生命都融于清风当中、明月当中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提出了古代官员职务收入及其结构的悬疑 东晋义熙元年(405)冬天,大诗人陶渊明辞去了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彭泽县县令。有关这次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