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明,1932年生,湖南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之一。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主要著作有:《仰韶文化研究》、《农
一 一位美国作家曾说:“外交是最出人头地的职业。”(〔美〕马丁·梅耶《外交官》5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可是在中国近代早期却远非如此,一位清朝官员董询说它是“谤薮”(董恂《还读我书室年谱》1卷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的必然发展趋势,也可说是自18、19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或主动走上、或被动学步的既有过程。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从积极的方面说,既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也可视为中国人不断努力
道光二十五年(1845),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决定将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屋及居留之用。”〔1〕这片
在我国早期航空工业“寻根”、“溯源”过程中,由于数据确实有限,过程中不同信息来源还要用各种方法证实,实在不容易,近日获得一难得数据,揭开了一段我国早期航空工业飞机制造之尘封往事,这段轶事在我国航空
近代的改良主义者容闳,对于中国早期的对外关系发展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容闳在中国外交事业上的贡献主要是他为开创中国对美外交关系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出使美国期间从事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始于1
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称近代化,下同)的进程,以往的有关研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器物层次阶段,戊戌维新使它开始进入制度层次阶段,五四运动使它转变为文化层次阶段。这种说法,就这三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既是其三民主义(包括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也是其社会主义的核心。以“联共”为核心内容的三大政策不仅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增添了崭新内容,而且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从主观向现实转变提供了实践基
近代社会转型牵动着文化的转型,文化人的定位也由传统的“士”走向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近代知识分子的崛起与其知识结构的变更相勾连。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是其重要标志。章太炎作为国学大师,
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因素在内的整体的社会变革系统工程。这里面当然包含有商品流通、商品市场及其意识观念的内容在内。本文将商品博览会置入晚清早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