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探析(图)

来源:王朝搜索
 
《论语》中的心理和谐思想探析(图)

心理和谐是心理成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心理和谐的内涵,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中多有折射。限于篇幅,本文仅就

洋务派法律思想探析

洋务运动是在西方列强疯狂入侵,中华民族面临严峻危机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主要代表的贵族大官僚集团为了自存自保、求强求富,开始从讲求洋器入手,兴办洋务

袁枚经学观及其疑经思想探析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存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日(1716年3月25日),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1798年1月3日),享年82岁。在1

俞樾 务求通博 治经思想探析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他长期从事群经、诸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春在堂全书》是他学术成果的总集,近500卷。《群经平议》、《诸子平议》、《茶香室经说》

丁日昌台湾防务思想与实践之探析

丁日昌(1826—1882),是近代中国海军建设的倡导者、洋务军事工业开创者,同时又是近代中国台湾防务建设的主要奠基者。对于前者,史学界论述颇多,而对于后者,未见有专文论述。鉴于此,本文拟对丁日昌的台

恽敬思想探析

恽敬,生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卒于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字子居,一字简堂,常州府阳湖县人,世居石桥湾地方。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举人,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充咸安宫官

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官僚心理探析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朝野上下,主战之声回荡不息,但就主战的心理基础而言,朝野不同官民有异。本文以管见所及,仅对清朝官僚的主战心理作点论述,欠妥之处,敬请大家匡正。 笔者以为,从心理变化的视角看,官僚主战

论语中的管理学(图)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所周知的《论语》开篇文字,文字之浅显在《论语》中也不多见,尤其前两句广为传诵。然而,这段语意浅近的文字却道出

论语受欢迎 孟子遭批判 日本人眼中的孔孟之道

如果孔子、孟子来攻打日本该怎么办?听到这个“荒诞”的问题,你也许会哑然失笑。然而,在十七世纪的日本,它却被人很认真地提出过。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日本曾是一个浸*在儒家思想之中的国度,然而,你也许不会想到

废墟中的和谐:二战末期的波兰

照片摄于1944-1945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