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三光(图)

来源:王朝搜索
 
范仲淹的三光(图)

我们知道北宋名臣范仲淹,大多是因了他的那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可不是只说说就算了,只有漂亮话,不干漂亮事,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句名言,既是他立身处世的座右铭,也是他为人处

范仲淹敢于直言(图)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在老家服丧结束后,回到京城开封,经过同事晏殊的推荐,进入中央办公厅,职务是秘阁校理,就是仁宗皇帝的文学侍从,并负责国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工作。办公地点在开封皇

范仲淹因何“三起三落”

一篇《岳阳楼记》,让范仲淹声名鹊起跨越时空,其实范仲淹值得赞叹的事还有很多,而其政治生涯的荣辱沉浮与开封密不可分。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幼

范仲淹曾是“范跑跑” 写《岳阳楼记》压力很大

核心提示:朱说不姓朱,到底他是谁?他是范仲淹。决然而去的路途上不是没有牵绊,范母派人急追这个已是“范跑跑”的儿子,范同学留下一番话:“妈妈,请给我10年的时间,我要

张一一:范仲淹欺世盗名 并非《岳阳楼记》作者

争议作家张一一屡有惊人语,日前他再次发声,称传诵千年的名篇《岳阳楼记》作者并非范仲淹,文正公不过欺世盗名之辈。本网选登其文章如下。 张一一文章内容如下:

范仲淹

(989—1052)北宋*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希文。大中祥符进士。少贫困,力学。出仕后有敢言之名。天圣中为泰州兴化令。主持修筑捍海堰,世称范公堤。后任秘阁校理,因请刘太后归政,出通判河

范仲淹火线办教育(图)

公元1040年,范仲淹在陕西延州(今延安附近)办起了教育。此刻的陕西,其实早已安放不下一张宁静的书桌。 当是时,西夏集结兵马,频频袭扰边境,在北宋朝廷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数十年未生战事的边境,军队松散

日本公司在中国申请‘三光’药商标被拒

《联合早报》符祝慧(东京通讯员) 不久前,一家称为福见产业的日本物流公司在中国为其成药“三光”申请商标,结果被中方拒绝。事缘日本军队于二战时期,在中国各地展开了“杀光、抢光、烧光”的屠杀

范仲淹实行新政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

日本承认搞过三光 承认南京大屠杀是集体屠杀

日本承认搞过"三光" 承认南京大屠杀是集体屠杀 近日,由日中两国学者组成的“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公布了由双方论文构成的研究报告。据了解,这是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日方已经明确对华战争是侵略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