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的社会变迁 新军的爱国教育(图)

来源:王朝搜索
 
视觉中的社会变迁 新军的爱国教育(图)

这张照片摄于1910年前后。这些驻守在珠尔干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新军,在两名教官带领下,正全神贯注地朗读“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这是他们第八十三课的内容。朗读黑板上的这两句话,所要

视觉中的社会变迁:清末县衙的巡警(图)

此照片摄于1909年,照片中几位胸前的字“灌县正堂缉勇”,是职业身份标注。正堂,即政府治事的大堂,明清又是知县、知府的代称。缉勇,即担负缉拿案犯等治安事宜的男丁,相类于今天的“巡警”。灌县正堂缉勇,

杨东梁晚清东南社会变迁与近代化智力资源积累

晚清东南社会变迁与近代化智力资源积累 杨东梁 所谓晚清社会变迁,实质上指的是晚清时期(1840-1911)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的过程,这种变迁的总趋向就是近代化。一位美国学者曾这样叙述这个过程

周 武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变迁散论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变迁散论 周 武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转折。这场西方侵略者发动的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轨道的战争,不仅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而且直接促成了中国士林风气和

沪东新军品分段最新状况:传说中的坞登2号舰!图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

一 前言 社会变迁的理论很多,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旧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转变成新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的过程,就是社会变迁。一个旧的社会,当社会发生垂直或/和水平流动的时候

唐力行 吴建华 张翔凤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唐力行 吴建华 张翔凤 “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社会史年会于2 002年8月16—1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受

洪 璞乡居·镇居·城居——清末民国江南地主日常活动社会和空间范围的变迁

乡居·镇居·城居 ——清末民国江南地主日常活动社会和空间范围的变迁 洪 璞 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延续到民国时代,地主由乡村向城镇的移居,可以说是一股不大不小、不急不慢的潮流。学术界关于这一

留学生与晚清社会的变迁

周棉 吴汉全 晚清社会的变迁呈现加速进行的态势,留学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晚清洋务运动的开展、*体制的改变和思想学术转型均有密切关系。由于留学生本身亦是社会演变的产物,经历着自身结构的转变和

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汉中府的堰渠水利为中心

一 引 言 汉中地区位于秦巴山区西段,“群山环抱,汉江合流。内为平壤,外则险。周以崇山峻岭,倚天插戟,断崖裂岫,蛇退猿愁”(p17)。清代隶属于汉中府,领一州(宁羌)八县(南郑、褒城、城固、洋县、西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