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1866.11.12~1925.3.12),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因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世称“中山先生”。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时),他出生
孙中山的名字是和中华民国紧紧关联在一起的。他既是民国的艰辛缔造者,又是民国的忠诚捍卫者。孙中山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历史感召力,因此使不少学者潜心于对他的研究,成为民国时期学者以至*家所关注的热门课题。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的孙中山研究,一直存在着把孙中山教条化、符号化,甚至神化的倾向。以对青年孙中山的研究为例,研究者多追随他自己的说法,以成年孙中山的形象,来投影其青年时代,而对于他的言行中显露出的青年
一、大中国和小中国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沟口雄三试图把辛亥革命置于宏观历史位置的看法。沟口与西洋思想史家川出良枝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认为,应该把以千年为单位计算的历史“纵带”和以实体、观念为主的欧洲“横带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无可争议的领袖,他的革命纲领是尽人皆知的三民主义。关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人们已做了相当多的研讨,而对民生主义及其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影响如何评估?似乎仍有讨论研究的余地。本文
安康市恒口大同乡东红村有一支引入注目的年轻的鼓吹乐队,由唢呐吹奏者陈志惠和卢达勇、锣鼓演奏者汪定宇和韦元兴四位青年组成。他们深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对鼓吹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长辈与民间艺人的影响和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冯玉祥简介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冯玉祥简介: 姓名: 冯玉祥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82~1948 籍贯:安徽巢县人 民族:汉 冯
洪秀全起义属于反清复明吗?为什么要到孙中山时期才能反清成功恢复汉人主权呢?洪秀全并不是一味的反清复明,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同时还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所以才会创立拜上帝教,然后利用迷信起义。但太
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经过深思熟虑,抱着一定的目标,以火热的感情,不畏艰险,进行着创造历史的活动。可是,行动的结果,却常常不是他们所期待的,有时起初仿佛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最后仍然不是所期待的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某些复杂的历史问题研究得越多,其进一步探讨的可能性也往往越大。大陆学者为期半个世纪之于孙中山反满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大致如此。 近20年来,关于大陆学者研究孙中山辛亥时期的民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