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用人成功么?冰鉴这书好么?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曾国藩经营军事,亦赖其助。其在籍
历史与曹操《自明本志今》相辅而行的还有操的《求才三令》。第一次《唯才是举》命令颁布的时间,比《自明本志令》还早十个月左右。《三国志》卷1《武帝纪》载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操下今曰: 自古受命
有清一代,康熙帝以知人善任、保全功臣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道。但是,康熙帝在用人方面也曾有过重大失误,致使有些名臣宿将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这是我们在研究康熙帝时应当注意的一个方面。本文试以魏裔介与姚启圣
摘自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作者:翁元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我记得是老先生的幺孙子孝勇,升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老先生见到孝勇怎么会剃个大光头,就问孝
描述:蒋介石 图片: 中国经济网 文告上的字斟句酌,让人直觉蒋介石是一位十分守旧的人;而他在接见文武官员时,更有一套他自己立下的成规。 大部分蒋介石要召见的人,多是
转自中华三国在线,作者:羽衣剑客 在很多地方看到人们批评诸葛亮不会用人,无法有效培养蜀汉第二代 接班者,从而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最终造 成了最后的失败。其
2010年8月11日《广州日报》b12版 清文宗(咸丰)与明思宗(崇祯)资料图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
核心提示:对下属宽容,经常被认为是管理者胸襟开阔、气量宏大的表现。但像曹操这样一个以疑心重出了名的人,他宽容人,似乎不是胸襟开阔、气量宏大,而是“机明”。就你一个太监的养孙,还
核心提示:《后汉书》这样评价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也就是说,虽然董卓为人残忍,他却能够忍耐本性,积极选拔人才。于是,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
公元265年十二月,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己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280年三月,西晋灭吴,统一了中国。从表面上看来,此时晋朝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是虚假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