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不甘,世道又太黑暗,太矛盾了陶渊明反复出仕的原因是心有不甘,以为自己能够改变现实。
陶渊明是一位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花中的隐士,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 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
陶渊明为什么要写五柳先生传关于本文有两种意见: 1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为什么?关于本文有两种意见: 1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
陶渊明那一份冷落了天涯的春花秋月,滋润了心底的沧海桑田,坚持不肯让心为形役的倔强情怀,其实一直不甚被人仔细研究和理解,因此也生成了不少误解。 近日又有人在争论他家究竟有没有仆人的问题。因为他的朋友
就个人而言,我很喜欢陶渊明的清闲自在,粗茶淡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我不喜欢后人对陶渊明的过誉评价和尊崇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我看来,陶渊明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为官无能者,缺乏必要的社
演讲人:钱志熙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论坛 钱志熙1960年1月26日出生于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
陶渊明(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北京青年报》2011年3月28日,作者:许莉莉,原题:《陶渊明并非穷到家》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