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资料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所著《明儒学案》、《宋元学案》为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哲学思想专著,开辟了清代史学研究的风气,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黄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教育家。近二十余年来,对于黄宗羲思想与学术成就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尤其是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收到新版《黄宗羲全集》而致学者史晓风的亲笔信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主要主张法治.暴力和建立中央集权.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将儒家思想发展为我国封建设
一,他提出了了“君已矣”和“君为天下之大害”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理论,有着鲜明的资本阶级思想。 二,1.明清时期,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和社会矛盾空前恶化 一,他提出了了“
因为在黄宗羲四明山结寨抗清时,曾一度居住于梨洲村,在上痒庙著述、讲学。所以当时就自号梨洲,(古人常常以所住的地方为号) 世人尊称他为丽周先生黄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学者尊为南
转贴 也谈“黄宗羲定律” -------------------------------------------------------------------------------- 作者:张鸣
批判过,思想上,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身后与顾炎武、王夫之齐名,并称为“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成就体现在对皇权专制主义的批判方面。他指出:
a:黄宗羲: (1)生平:①参加抗清斗争②失败后,隐居著述③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2)主张: 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