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李鸿章谈谈自己关于李鸿章的看法可以说他是大汉奸...也可以说他是大忠臣..说他是大汉奸..因为他把中国的领土给小日本..说他是大功臣...他是大清国的功臣...没有他...大清朝也稳定不下来..谈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
李鸿章是晚清伟大的人物,他继承老师曾国藩的事业,开启中国看世界的眼光,他是一个真正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他的看世界当然比林则徐来得伟大。林则徐也是看世界的文人与官吏,但他属于旧时代的文人与官吏,所以
在19世纪末的近代历史时期,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无论在各自国家的历史还是在中日两国的双边关系上无疑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关他们两人的研究分别成为中日两国近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亦不待言。早在李鸿章去
一、论题的提出 19世纪60年代,中国与俄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农奴制改革为契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运动的历时态看,中俄两国都属于晚发的现代化或称被延误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李鸿章文档的整理研究工作。曾于《中华文史论丛》第5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发表《关于李鸿章文稿的发掘与整理》一文,对李鸿章幕僚吴汝纶和李鸿章家人等整理刊印李鸿章各类文稿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日两国统治集团都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近代化改革运动,即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但是这两个运动的成效却相差悬殊,甲午战争已见分晓。其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两国
曾纪泽(1839—1890),湖南湘乡人,字劼刚,大学士,勇毅候曾国藩长子。由二品荫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引见,“奉旨以员外郎用,钱分户部”。五口通商后,时代风会转变,中外交涉日益纷繁。曾国藩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