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夜,日本关西地区有朝今年的吉利方位静默地吃饭卷的习俗。比如2005年的吉利方位是西年西。据传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初期,在大坂开始此风习。人们于立春前夜面朝吉利方位,静默地吃咬饭卷,祈求能招来「
本报《立春后生的孩子才属狗?》系列报道得到读者强烈关注,昨天有读者打电话问:“清朝皇帝的属相以何为标准?”记者采访了清史和民俗专家,得到的答案是“从大年初一开始”。 网易历史http://news
立春日期为何出现两版本 专家解释:因时差问题 北京版台湾版时间差一天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 王琼)到底是2月3日立春还是2月4日立春?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市面上出现的2009年日(台)历及网上的万年历上,
中国古代视立春为春节,几乎和过年一样重要。立春过后,开始备耕,“牛在田中急”。故自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起,就有祭春牛活动。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有送春牛、吃春卷等
窗花,与立春关系密切,是自古以来人们迎春的方式。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
民谚:“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春早人更勤,人勤地生金”。春天为四季之首,立春为二十四节的第一节,象征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在农耕时代,立春日还要举行庆典活动。 立春的头一天为迎春,届时,已当朝
1644年,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帝福临,由孝庄太后抱着入主皇宫,开创大清基业;267年后,又是一个6岁的宣统帝溥仪,由隆裕太后抱着退出皇宫,结束了大清王朝。历史是如此捉弄爱新觉罗家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日本坦克开入上海 六十年前,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之际,日寇制定了一个毁灭上海的决战计划,虽未得逞,但这触目惊心的计划却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野蛮疯狂的本性。
图片: 萨达姆长女在约旦抗议集会上露面 2006年12月31日,一些目击者对媒体讲述了萨达姆生命最后几个小时的情形。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