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大清历史:恭、醇二王府及其命运

来源:王朝搜索
 
从建筑-大清历史:恭、醇二王府及其命运

死后,嘉庆皇帝将此宅赐给弟弟、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庆郡王,大夫第首次变成了庆郡王府。奕的哥哥咸丰皇帝即位后,收回了当年庆亲王后代的庆王府,把它安排给奕作为恭王府。经修缮后,奕于咸丰二年1852年迁入恭王

从建筑*大清历史:恭、醇二王府及其命运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评价说:“一个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始建于1776年的恭王府因曾经换过三代主人而留下了多元的文化遗迹;位于恭王府对岸的醇亲王府,则由于其主人在晚清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显赫一

[原创]中国历史上最天才的君主――大清乾隆皇帝

大清乾隆皇帝是 中国历史 上最天才的君主,他神武睿智,文武兼备,在政治、 军事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表现地非常出色,丝毫不亚于汉人的中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等明君。比起明朝万历、天启、正德那

刘凤云、周允基清代满族房屋建筑的取暖及其文化

清代满族房屋建筑的取暖及其文化 刘凤云 (香港)周允基 建筑的发展首先是从居住建筑开始的,而居住建筑的设施和布局则取于建筑功能与建筑环境。这在建筑学领域已是一个被认同的理论。现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清史稿》称:“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益重。”(注:《清史稿》,第138卷,第538页。)诚哉斯言!鸦片战争以前,

论洪仁玕革新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近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筚路褴褛,走过不少艰难曲折的道路。洪仁玕就是其中之一的杰出的代表。他所提出来的《资政新篇》——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革新的计划,不但早于洋务派和维新派

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自述》及其历史价值

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自1850年秋参加金田团营后,长期坚持斗争,先是带领太平军英勇作战,后又统率捻军纵横驰骋,1868年1月5日在江苏扬州瓦窑铺受伤被俘,1月10日于扬州城外老虎山从容就义。他在狱中曾奋

论 百日维新 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中日两国代表伍廷芳和伊已代治在山东烟台互换“和约”。这不仅标志着中日两国战争状态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的变法维新即将开始。古人云:“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换约后的第三天,

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

一 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就是他的反清革命活动触动了清王朝统治的根基。伦敦被难以前,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 1.上书李鸿章失败,标志着孙中山改良斗争阶段的结束。 早在孙中山学医

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

在辛亥革命史研究这一全球性的学术园地里,海内外各方学者之间的分歧似乎当首推关于革命结局的估价与革命性质的确认。争论各方关于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固然与概念、评判标准与方法的差异密切相关,也同各自对革命结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