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在安阳慈源寺保护工程过程中,出土了十几件唐宋时期的精美佛教造像、大量瓷片、一件北宋“大观四年”经幢及早期建筑构件。这是新闻发布会展示的部分慈源寺出土
3月24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省富县境内一处寺院遗址发现北朝至宋代的300多件石刻残块,包括大型石刻佛教造像、小雕像和造像碑,还有一些筒瓦、板瓦、瓦当、琉璃构件、鸱吻等建筑材料
为配合兰渝铁路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李家坝唐宋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珍贵文物40余件。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考古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明代墓葬3座,出土了成化二十年、弘治九年和正德十
中新社西安六月二十五日电(记者 冽玮)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陕西省甘泉县近日发现两处佛教石窟,分别属于唐代和宋代,为研究唐、宋时期佛教文化在陕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甘泉县位于延安南三十七公里
这是双星村汉墓中出土的虎吞蛇形带钩(6月16日摄)。5月中旬,贵州省考古所等部门在贵州省黔西县城关镇双星村的农田中,发现由11座汉代墓葬组成的大型墓葬群,目前已出土120多件造型精美的铜器、铁具和陶
出土的陶井 出土的精美陶壶 8日下午,位于奥体中路和胶济铁路交界处的古墓群发掘工作有了新进展。考古人员在北侧3号东汉古墓里,发掘出7件基本保存完整的精美陶器。并且在中间2号古墓里,出土了几块汉画像石
甘肃省武威市近日出土了两件石质文物,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这两件文物为十六国时期石造像塔,距今约1600年。 记者从武威市博物馆了解到,9月1日,施工人员在武威市西片区武威市博物馆建设工地东侧50米,距地
新华网西安2月5日电(记者冯国)记者近日从长期从事西藏考古的专家处了解到,去年在西藏进行考古调查时,专家首次发现了吐蕃时期的卵石线刻造像,而且数量达到19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藏学考
敦煌出土的佛教版画表现了佛教信仰的一种新方式,它与敦煌石窟艺术一脉相承,是敦煌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科学技术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印刷科技史上都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
昨日上午,在新密市区平安路建设工地,工人们在路边田野中用钩机挖土时,意外地挖出了一个石柱和一座墓葬。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八棱形石柱躺倒在路边,石柱上字迹清晰可辨,工人施工取土的大坑挖深有七米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