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迪化的“天津小杨柳青”

来源:王朝搜索
 
【历史钩沉】迪化的“天津小杨柳青”

天山网讯 乌鲁木齐的大十字街,历史上一度有“小杨柳青”之誉,而我是杨柳青人的后代。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平叛阿古柏的大军进入迪化以后,把“赶大营”的杨柳青商贩也带进了城。清军专门划出一条街道

【历史钩沉】民国年间的迪化总商会

天山网讯(记者黄晓天报道)清末,新疆喀什、伊犁、塔城、迪化等城镇的商务往来,多为俄、德等国洋行控制,尤以迪化为甚。外国洋行,不但在新疆倾销进口商品,廉价收购土特产,而且还向地方纳税,不受清政府法律约束

【历史钩沉】迪化公务员消费合作社琐忆

天山网讯(记者张德珍 仲应学报道)盛世才统治期间,新疆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物资非常短缺。新疆所需物资除从邻国进口外,还主要仰赖关内输入。由于运输线长,不时受战乱、交通、*等原因的影响,迪化物资的供

【历史钩沉】迪化和田街洋火公司散记

天山网讯(记者李富泉 李富忠报道)洋火,是过去民间老百姓对火柴的一种俗称。在迪化,洋火叫了不知有多少年了,1949年解放后,乌鲁木齐人才逐渐改称火柴。 洋火是英国人发明的取火物,直

钩沉索隐,再现百年拓跋历史黄燕生

由游牧民族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只是由于史料的缺乏,致使北魏早期历史若明若暗,扑朔迷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凭,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研究,辅之

【历史钩沉】西域先民覆面葬俗之原由

天山网讯(记者李文瑛报道)幼年时,每当看到谁家办丧事,死者脸上遮盖一张麻纸,伴随着一片惊天动地的哭嚎,多少让孩提时代的我感到恐怖。后来做了多年的考古工作,挖掘了数以百计的坟茔古冢,逐渐少了些胆怯,多了

【历史钩沉】古老的陶器文化

天山网讯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陶器是平凡而非凡的古代文物。当我们走进丝绸之路博物馆,会被一个个新疆出土的精彩陶器所吸引。 静静摆放在橱窗里的大量人头陶罐和各式各样的彩陶

老天津的历史

http://image.wa

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

天津建党纪念馆原坐落在本市和平区滨江道普爱里21号,是1924年7月中国*党在天津的第一个领导机关———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地。1998年因普爱里拆迁而移址。和平区投资近700万元,选在市

【历史钩沉】四十九年前我在和田的日子

天山网讯1957年7月,我和自治区区级机关部分同志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杨烈光同志的带领下,随自治区社教工作团来到和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我被分配到和田县的第六乡,当了社教工作队的队长。这是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