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鼎

来源:王朝搜索
 
太保鼎

太保鼎

天博之宝:太保鼎(西周)

太保鼎,通高50.7厘米,口径23.36厘米,重26公斤,方腹四足,鼎口双耳上附(浮)雕双兽,腹部四面用圆雕、浮雕技法,分别饰有蕉叶纹和饕餮双兽纹,四角扉棱突起,别具风格。尤为特别的是鼎的柱足也装饰有

大公鼎

(1043—1121)辽渤海人,后徙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咸雍十年(1074)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旋改良乡令。任内省徭役,务农桑,尝建孔子庙学,以行教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拜大理卿,

中国长城学会八达岭立“长城鼎”未获文物局批准

京报网讯 本报昨天报道的八达岭长城立鼎遭质疑一事又有新进展。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处了解到,“长城鼎”并没向该局提交审批申请。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表示,并未批准设立“长城鼎”。 网易历史ht

原始瓷兽面双耳鼎(战国)

战国原始瓷兽面双耳鼎 原始瓷器。直口,平唇,弧腹,圆底,底附三兽蹄形足。鼎身两侧有对称双折耳。在双耳之间的前面口沿上塑造了一个昂首的兽面,与兽面相应的后面口沿上,又塑造一个兽尾。鼎腹饰一组弦纹,弦纹

[原创]南岳衡山------祝圣寺.中华大寿鼎[蓝剑军团]

祝圣寺位于南岳大庙的东南侧,是南岳五大佛教丛林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唐代 高僧承远(公元712-802)在这里创建佛教寺院,名弥陀台,他的著名弟

一战国青铜鼎回归西安故里

本报西安4月10日电(记者杨永林)经过百年漂泊,一件列强入侵时流失国外的珍贵文物今天回到了它的家乡: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主席高美斯先生、西安美都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黄新兰女士将他们在法国文物拍卖市场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制,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制作于商朝,出土于河南安阳。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

司母戊大方鼎发现记 zt

2005年9月18日,阔别故乡59年的青铜之冠、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大方鼎回到家乡河南安阳“省亲”。 与此同时,66年前发现并参与挖掘司母戊大方鼎的唯一健在者、如今已是8

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石友三 成河畔孤鬼

他三度叛冯,投阎反阎,投蒋反蒋,投张反张,联共***,抗日投日,最后做了河畔孤鬼,遗臭万年。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人。1891年生。幼时家贫,曾在毕家粮坊当学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