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摘要——唐宋时期 道 “路”制度区划理念变迁论略

来源:王朝搜索
 
新论摘要——唐宋时期 道 “路”制度区划理念变迁论略

贾玉英在《唐宋时期“道”“路”制度区划理念变迁论略》(刊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唐太宗提出了“山川形便”道制区划理念,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打破了这一理念,宋朝出现了“土地形势”

新论摘要——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

赵世纲在《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发表的《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一文说: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铜禁禁体四周花纹是用失腊法分段铸造的,即将蜡模完成后浇灌泥浆,待阴干后加热脱蜡,即成分段空腔泥

新论摘要——《高祖、亚祖、王父考》

吴镇烽在《考古》2006年第12期发表《高祖、亚祖、王父考》一文说,在商周时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高祖”只是一种尊称,并不是哪一代先祖的专称。“高”字和“皇”字一样,是对“祖”的一种尊隆之词,周王可以

新论摘要——晋南 夏墟 考

张国硕在《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发表的《晋南“夏墟”考》一文说:根据文献记载,夏王朝包括夏代晚期的都城皆在豫西地区,晋南地区不存在像安阳殷墟那种都城废址性质的属于夏王朝的都邑故址;文献所记的“

新论摘要——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

张增午 李向明在《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发表的《河南出土宋代青白瓷及相关问题》一文说:河南发现的宋代青白瓷可分为景德镇类型和河南窑场的产品两类。景德镇类型造型优美,胎质细白,青白釉色泽莹润翠绿

新论摘要——《从随葬品谈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墓主问题》

孟强在《考古》2006年第9期发表《从随葬品谈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墓主问题》一文说,从出土陶俑的特征分析,在年代上狮子山汉墓应排在驮篮山、北洞山两墓之前,其墓主在早期五代楚王中,以第二代楚王刘郢(客)或第

新论摘要——试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

高崇文在《考古学报》2006年第4期发表《试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一文说,古代丧葬仪程可分为三大环节,即对死者的装殓仪节、埋葬仪节及葬后祭祀仪节,在这三大连续的仪程中,要进行许许多多的丧葬礼仪。结

新论摘要——《蛋形瓮研究》

井中伟在《考古学报》2006年第4期发表《蛋形瓮研究》一文说,初步可将蛋形瓮分为两期四段,早期从龙山晚期到早商阶段,这一时期流行典型形态的蛋形瓮,主要分布于晋中、晋南、内蒙古中南部,陕北和豫北冀南地区

新论摘要《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渊源研究》

杨晓春在《考古》2006年第8期发表《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渊源研究》一文说,从石兽造型的发展来看,南朝早期的石兽应该更接近南阳石兽,南阳石兽给人以灵动活泼的感觉。从石兽的风格看,麒麟铺石兽不应是宋初之物。

新论摘要——《中原地区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特点的探讨》

郑杰祥在《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发表的《中原地区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特点的探讨》一文中说:夏王朝是在中原地区部族组织的基础上发展和转化而来,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夏王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