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辨正

来源:王朝搜索
 
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辨正

作为一种方法论,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提出要晚于我们惯常理解、运用的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及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等一系列考古学研究的手段和理论。事实上,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即有学

贵州省考古勾画出“文化地图”

中国文化报(李屹):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的贵州高原,曾长期被古人视为文明落后的蛮荒之地。而多年来尤其是近年来贵州考古一系列的新发现,却展示了一幅迥异于以上蛮荒印象的壮美的“文化地图”——早在先秦时期,贵

2006六大考古发现再现中国灿烂文化

在1月29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考古专家对2006年的六大有代表性的重要考古发现进行了盘点。值得关注的是,这六大发现都是大型遗址考古发现,并且都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的“抢救性发掘”。

考古揭示伊犁河谷人类文化变迁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伊犁河谷持续3年多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了清晰的人类文明遗址分布地层单元,揭示出我国史籍所见记载的草原民族在这里生活之前,原始石器文明和安德洛诺沃文明在此地前后相继的发展史脉,并

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纪要

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5日至9日在西安召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参会。 汇报与展示:新近调查、发掘工

甘肃临潭齐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两座墓共用一个坟茔

甘肃临潭齐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两座墓葬共用一个坟茔,为3000多年前古人堆积坟茔习俗增添新证据。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现场了解到,在今年发掘的280座墓葬中,考古人员又发

考古学的方法论(一)

资料的收集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遗迹和遗物,谈到它的方法论时,首先是如何收集被分为遗迹和遗物两大类的各种实物资料。作为科学的近*古学,收集实物资料的主要手段应该是田野调查和发掘。因此,田野调查发掘

考古学的方法论(二)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考古学是“时间”的科学。因此,在整理从调查发掘中所得的各种资料时,最基本的一环,是要判断遗迹和遗物的年代。这便是考古学上的“年代学”。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考古学的年代,

考古学的方法论(三)

综合性和理论性的研究——从史前考古学到历史考古学,考古学研究的总的目标是要究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其中包括人类进化史、民族形成史和社会发展史。为了达到这个总目标,就必须从最基本的调查发掘工作做起,通过

陶寺文化中的古文明因素

以襄汾县陶寺遗址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陶寺文化”,分布于晋南地区的汾河下游及其支流浍河流域。在该地区现已发现陶寺文化遗址90多处,其中有些遗址的规模很大,遗址面积达100-300万平方米,其中襄汾县陶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