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观点,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
在考古工作日益受到媒体关注的今天,考古学家们则不约而同地想到考古学的定位,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实际上并不亚于“考古学是什么”之类的命题。考古学界内部由于每个人的学术背景不同,训练不一,所持有的观点明显的存
吴耀利先生曾有《〈师赵村与西山坪〉读后》一文(以下简称《师赵》,《考古》2000年11期),我非常赞同他对《师赵》的总体评价。这里以报告为出发点对西部地区史前考古提出几点思考。 《师赵》是甘肃首部史前
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杰出的年轻的领导人,他领导的太平军曾经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敌人虽然说他:“貌甚秀美,绝无杀气,”(《能静居士日记》,《太平天国资料丛编》(三)第318页)但却畏之如虎,骂他“最亡命,”“
最近10多年,中国考古学再度成为世界人文学科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系列5000—6000年前的城址和文字、铜器、礼制建筑等“文明”史迹不断被揭示于中华大地上,给传统文明观中的“中原三代中心论”提
近年来,当近代史研究领域渐趋后移,不少学者纷纷转向民国史的研究时,清末新政成了晚清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关于清末新政的总体研究,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分界线。此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
自从西学无可阻挡地进入了中国并对传统中学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后,它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巨流发展的转向改道的作用,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学术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动,就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之所以别之于古代中国历史的一个最
关于太平天国是否邪教的问题,我想说下面几点想法。 第一点意见是关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推动了学术进步,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验证明,百家争鸣的方针执行得好,学术进步的步子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经济学、*学等多学科对辛亥革命研究的切入,由于各自观照事物的角度不同,对辛亥革命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问题之一,就是关于辛亥革命应该避免的观点.迄今这种观点尚未在学
关于苏联、越南是否侵略我国的问题,本人说明如下: 由于当时我国与苏联、越南均没有划定边界线,只存在实际控制线,而从国际法角度讲,只有有边界线的情况下,一方进入另一方的控制区才叫侵略,因此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