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无论其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均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书法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当时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其中,北朝时期的魏碑在中国书法史上
东魏 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 通高310厘米,高浮雕一铺三身像,主尊螺发高髻,上施宝蓝色,杏眼长目,面部表情温和。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上饰彩绘的田相,胸前露出结带。饰头光和身光。右胁侍菩萨上身残。左胁侍
张相女造铜鎏金像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造像主张相女。像高15.3cm。 造像分为主尊像和胁侍像,胁侍像足侧处有榫,为分铸后与主像组合。主尊像二佛,肉髻凸出呈半球状,身著通肩袈裟,手作说法相,
历史 北朝-东魏孝静皇帝(524-550) 534年即位,在位17年孝静帝元善见,出帝逃后,高欢拥立他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历史
历史 北朝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都邺,有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历一帝,约十七年(534~550)。北魏政权在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统治阶级
邺南城示意图 在古人眼里,都城的意义可不简单。始建国者总是巧妙地通过都城的具体规划和布局,将它跟王朝的政治、文化相关联,甚至赋予其国家意志和政治意蕴。于是,在都城的营建过程中便常常会出现一些相关的故
本来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死后却没有“名垂青史”,甚至在历史书上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东魏宁远将军赵明度若知道历史如此待他,肯定要郁闷坏了。 不过,文物工作者终于还了他一个名分。昨天,省文物局发布消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