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泽闿诗书铜墨盒赏评

来源:王朝搜索
 
谭泽闿诗书铜墨盒赏评

近十年来,对老铜墨盒的收藏相当火暴,有关铜墨盒的专著也接二连三地出版,由于时下摄影和印刷精良,看看专著上的照片,也着实令人入迷,并且分门别类,已经形成多个系列。笔者对此并不求全,但若遇上镌刻有名家书画

张旭诗书两生辉(图)

唐代“草圣”张旭虽久负盛名,可是至今说起唐代书家,有人却把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张颠老死不足数”,信以为真,并影响了今人。然而,前人对此早有质疑。苏东坡最早指出此诗乃后人伪托。宋人朱长文在《墨池

总理风采:腹有诗书气自华(图)

温家宝总理步入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 近年,全国两会的压轴——总理记者见面会上,温家宝总理常引用一些古代诗词或典故,说明一些问题。昨天的记者会,总理再次显示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 (一)“行

论董其武赠学兄铜墨盒的解读.收藏.作用

我收藏的这件铜墨盒盒面所刻内容为:瑞五学兄惠存;伟大工作基于细密于努力,救国救民在乎奋斗与牺牲。学弟 董其武 敬赠二二,三,五作于北平。铜墨盒为正方形,边长为

一方刻铜墨盒 两朝太子太傅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北京陈寅生首创在铜墨盒方寸之内精雕细刻出诗、赋、画、印后,深受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和文玩收藏者的追捧,京城各家南纸店、文房用具专营店出售的精美刻铜墨盒十分抢手,而名贵端砚却一落千丈。

一件刻齐白石图案的铜墨盒

铜墨盒是过去文人的一般用品,不过,任何一件物品,如果它除具有使用价值以外,还具有观赏价值,那它就非同一般了。 近年来,由于一些古代文房物品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喜爱收集铜墨盒的人士也逐渐增多,致

陈寅生刻铜墨盒

在我收藏的铜墨盒中,有一方陈寅生刻铜墨盒,让我爱不释手。此铜墨盒,长8.2、宽5.4、高3.4厘米,上刻七绝诗一首:“碧螺沉浸郁浓香,细字曾慕玉忱兰。望对晴窗年箇事,帖临大令十三行。”这首诗的含义与意

嵌珐琅狮子戏球铜墨盒

元明之际,伴随着古丝绸之路清脆的阵阵驼铃声,从遥远的阿拉伯驮来了被国人唤作大食或鬼国窑的珐琅器。与此同时也缓缓输入了掐丝珐琅的烧制技艺,即于明季始称的“景泰蓝”工艺。 珐琅器的制作是在铜制器胎

第二次蒙古大会赠 铜墨盒

1988年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文物站征集到一方民国时期的铜墨盒(如图)。此墨盒黄铜质地,通高3.5厘米,平面呈正方形,边长9厘米、四角浑圆。盒盖上有双线阴刻的竖排文字“第二次蒙古大会赠”,左侧是单线小字“

郑孝胥的铜墨盒

我收藏有郑孝胥赠友人的一个铜墨盒。它的材质是紫铜的,长11.5、宽7.7、厚3.3厘米,底部正中有一阳刻“寿”字。正面镌刻的是一尊笑口大开的弥勒佛,佛的周围有5个顽童:一个紧拽他的腰带,一个攀援其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