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为配合淮阳弦歌湖开发清淤工程建设,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该湖区的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唐、宋、金时期的墓葬200余座,其中一座宋代砖雕壁画墓(编号HHXM139)出土一件
1975年5月,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西关村坪源出土了一批窑藏瓷器,其中有一件宋代定窑烧制的白釉刻花折枝莲花纹碗。瓷碗通高6.3厘米,口径22.1厘米,足径6.4厘米。碗呈六瓣葵花口,沿微撇,圆唇,腹弧收
窑产品四系瓶 src="/discover/UploadFiles_9417/201105/2011051812090054.jpg" 宋代磁州窑产品四系瓶 4月初,灵山岛上的刘家兄弟出海捕鱼,竟
北宋 当阳峪窑白釉刻花罐 纵26.3厘米、口径14厘米。 罐口微敛,圆唇,肩腹微鼓,腹体较长,灰褐胎,施白色化妆上。装饰方法采用剔花,以腹部卷枝纹为主题纹饰,上下衬以回纹和正反三角纹,此罐色彩鲜明,
碗径20厘米,口为六瓣葵口,撇口,浅折腰,口沿内外约5毫米处无釉,浅圈足内满釉,系覆烧,胎质细白,釉色莹润,白中闪牙*,碗内浅刻划缠枝花卉纹,纺饰精美,应系金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烧
笔者收藏有一宋代早期青白釉刻花梅瓶(见图)。该梅瓶高9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3厘米。整器造型为宋代早期流行的梅瓶样式,小直口、短颈,丰肩、上腹浑圆肥硕,下腹内敛下收,体态修长,平足。瓶口颈与瓶上肩成9
磁州窑是宋元时期北方地区最大的民窑体系,产品专供民间使用,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民间日用畅销品。其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因当时地处磁州,故此得名。 磁州
宋代白釉划花钵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五大名窑。今天要讲述的是一个文物“幸运儿”,它产自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出土后曾被作为狗食盆子苦捱了几年,终于偶遇“知遇之人”,在济宁博
在施工中挖出的青花罐。昨天(10日)上午9时30分,在方庄家乐福环岛东南角,一公司在挖坑建光缆井时挖出清代墓穴,在墓穴中发现两个清代青花罐。施工工人称,他们在地下2米处挖出一个腐烂的棺材,下面还有一堆
考古人员正在绘制“九头鸟”瓷罐的纹饰 记者 赵雄韬 摄 早在战国时期,便流传着“九头鸟”神话故事,这种鸟更为楚国先祖所崇拜。近日我省考古部门却在西汉富平侯、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的夫人墓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