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城隍庙碑》为“篆冠古今”的唐代书家李阳冰所书,立于唐乾元二年759年,原碑已佚,现存是碑为宋宣和五年1123年十月缙云县令吴延年得民间纸本重刻,碑高167厘米,宽79厘米,厚16厘米,正
《西岳华山庙碑》 四明本,是华山碑传世四种拓本之一,因明代藏在宁波丰熙万卷书楼,宁波古称四明,故以地名称之。 此本整纸装裱一轴,未经剪裁,保存了汉碑的原形,留下了碑额两旁的唐人题名,这是其它三种拓
新密城隍庙里的戏楼 新密城隍庙大殿 “密县城真可夸,琉璃影壁玉石塔。” 这个新密老城尽人皆知的谚语,说的是新密老城的两个老景——城隍庙的琉璃影壁和法海寺里的玉石塔。假若你来到新密老城,和老城人聊起
始建于明初期的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大街中段路北,占地约 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西安城隍庙是当时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 城隍庙清雍正元年(1723)毁于大火
核心提示:明太祖朱元璋一登龙庭,便干了桩空前绝后的事:大封天下城隍,封京师城隍为帝,封开封、平滁等四城的城隍为都城隍,各府、州、县城隍授爵。广州府城隍授“监察司氏威灵公”(公爵
中国民间的每一位神明几乎都有其发生、发展史,其中有的由晦而显、由小而大,有的则变异、中衰。城隍神也是如此。 城隍是城市的守护神。“城”指城郭,“隍”则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神的产生和土地爷产生的背景
土地神和地方保护神——城隍 城隍崇拜的由来:城隍神是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说文解字》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无水曰隍」。城隍一词的古义当为护城之河。因此,班固有文云:「修宫室,浚
西安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原址在西安市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迁于西大街中段北侧现址,为西安最大的庙宇之一,至今已近600年,曾多次修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