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元白釉刻龙纹玉壶春瓶残片残片长18厘米,为玉壶春瓶颈部,玉壶春瓶于宋代已现雏形,元、明、清三代已成为比较流行的器型,且各自的特征有很大差别。此片胎质洁白细密,内外施白釉,釉色随釉层的变厚而变成青绿色,外壁刻云龙纹,从其残存器...查看完整版>>
元白釉刻龙纹玉壶春瓶残片
02.
元代红绿彩玉壶春瓶残片残片面积近百平方厘米,胎质白细,釉色白中闪青,釉面上残存着用红、绿两色低温彩釉绘制的图案,从上到下依次为连续如意云头纹,狮子盘球纹。如意云头纹为红彩填地,挤出白色云头纹,间缀绿彩。狮纹仅存一狮的头、耳...查看完整版>>
元代红绿彩玉壶春瓶残片
03.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高32.2cm,口径8.7cm,足径11.9cm。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内口边绘青花卷草纹,颈部自上而下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分别以下...查看完整版>>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
04.
霁红釉玉壶春瓶(清)清同治霁红釉玉壶春瓶 高29.5cm,口径9.4cm,足径10.8cm。瓶撇口,束颈,垂腹,圈足外撇。外施霁红釉,瓶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款。道光以后红釉色泽多似红芸豆色,故有“芸豆...查看完整版>>
霁红釉玉壶春瓶(清)
05.
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元)元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高33.8厘米、腹径20.4厘米。 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明陈闻墓出土。胎色洁白,胎体浑厚凝重。釉色温润如玉。颈饰蕉叶纹,蕉叶下饰回纹一周。腹部饰缠枝牡丹和变形莲瓣纹。圈足饰回纹一周。造型端庄,...查看完整版>>
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元)
06.
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明)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高32.5cm,口径8.5cm,足径11.5cm。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口沿绘卷草纹,外壁颈部自上而下依次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肩部绘下垂如意云头纹,腹部绘缠枝莲纹...查看完整版>>
釉里红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明)
07.
宣德青花玉壶春瓶玉壶春瓶,系我国古代人们的一种实用酒器。据《诗品·典雅》中云:“玉壶买春,赏雨苑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这里“玉壶买春”四字,指的就是用玉壶去买“春”(“春”系指酒)故玉壶春瓶...查看完整版>>
宣德青花玉壶春瓶
08.
仿元代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这是一件近年仿制水平不高的赝品,此瓶从形制,胎釉,青花釉里红呈色,底足处理等方面都与真品有明显的差异,建议藏友在研究古代陶瓷时能把书本知识与实物真品结合起来,对每一个喜欢元代瓷器的朋友来说,能收藏到元...查看完整版>>
仿元代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09.
元代褐釉玉壶春瓶在瓶外壁模印莲纹和缠枝花卉纹中间,印四个连续开光、内为四个不同的人物造型,通体施褐*釉,综合其造型、釉色、胎质等方面特点认定,这是一只元代时期江西地区烧制的瓷器,惟口有残缺破截,其市价在千元左右。...查看完整版>>
元代褐釉玉壶春瓶
10.
第六章 考古学资料的解释——残片的复原解释一件考古学标本,要知道它是如何制作的,更要知道制作它的目的。大多数的器物,由于其重要的接合部分易于腐朽,仅残存一部分。事实上考古学家仅根据两个金属的车辖和车辕上的缰绳环,就可能复原整辆马车的存在。...查看完整版>>
第六章 考古学资料的解释——残片的复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