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七年成 款青釉瓷碗底

来源:王朝搜索
 
永乐七年成 款青釉瓷碗底

笔者藏有一只刻有“永乐七年成”五字楷书款铭的青釉瓷器器底,从底足较小这一特点看,该器可能是碗。该碗残径约11厘米,底径5.5厘米。它是笔者去年4月在江西宜春市区鼓楼路改造工地的建筑余土中发

明代嘉靖松下仙人诵读纹青花碗底

笔者在江西宜春市旧城改造工地,采集到一只青花碗底。碗心饰一位松下诵读的仙人。底心青花双圈内署“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识。从碗外壁残存的纹饰看,这应该是一只人物故事纹碗。 该碗底,胎、釉、青花、

感受永乐帝与长陵文化内涵(图)

明长陵 明长陵历史陈列展上的金器 今年是明十三陵首陵——长陵建陵600周年。永乐皇帝与明长陵历史陈列展6月20日起在长陵祾恩殿内举行,首次以实物和图片形式集中展示了永乐皇帝生平功绩、长陵营建、明陵

明成祖 朱棣 (永乐 1403-1424)

历史 明成祖(1360~1424) 中国明代皇帝。即朱棣。1402~1424年在位。朱元璋第 四子。 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十三

《永乐大典》

历史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 永乐五年完成。初名《文献大成》,后经增订重修,命 名为《永乐大典》。计两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三亿七 千万字。主编为解缙、姚广孝等。

寻找《永乐大典》

世上最早、最宏伟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本失踪沉寂了数个世纪,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栾贵明披露了他30年研究成果,引起世人关注-- 《永乐大典》惨遭浩劫 迄今已有近600年历史的《永乐大典》是明成

对永乐大帝求婚敢说不 不想做皇后的明朝女子

明朝永乐帝朱棣为了篡位,他打着“靖难之役”的幌子,逼杀了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紧接着,为了起草登极诏书,他在建文帝的忠臣方孝孺那儿碰了个硬钉子;没过多久,为了策立新皇后,他又在当朝美女徐妙锦

乾隆大帝远超明朝永乐(痛心的思考)

《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第四部正在热播,门户网站也在宣传,让我欣喜激动,原来清朝根本不像过去所说的残暴腐朽,而是 古代中国 的黄金时代,值得向往的颠峰王朝。想起课本上说的 永乐皇帝 ,做个对比。1,乾隆

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将亮相 平时深藏不露

国图展300件珍贵古籍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将亮相 包括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在内的300件国家珍贵古籍,将从14日起在国家图书馆免费公展。据介绍,此次展览的古籍是从荣登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4478部古

《永乐大典》六百年(图)

陈红彦1965年生,1987年起供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现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担任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著有《版本文化丛书———元本》等,编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