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陶瓷史上,尽管浅绛瓷画只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但产量颇丰,而大量的又是日常用瓷器,过去也不为收藏界重视,“文革”前被视为大路货,被拒之收藏门外。近年,随着“珠山八友”浅绛瓷画的升温,市场上
罐高28厘米,内外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外壁用青花绘人物故事纹,胎质细白,青花呈色蓝艳,从其形制、人物画法、胎釉、青花呈色等特点看,应系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烧制,惜有残缺。市价
西周原始瓷如意纹盖罐 敛口,折沿,扁圆腹,实足。伞形盖,盖面顶部塑有一复式钮,钮两端各塑有一S形堆加纹。肩部均匀分布三个S形附加堆纹,肩腹部饰弦纹和斜点线纹组成的带条。器表施青绿釉。造型小巧玲珑,釉
青花山石花卉纹盖罐 通高11.3cm,口径7.9cm,足径10.3cm。 罐直口,圆肩,丰底,圈足。附直口、平顶、无纽圆盖。造型圆润秀美,胎体轻薄,釉色洁白,青花颜色淡雅匀净。外壁饰蓼花、蒲公英、
明嘉靖 景德镇窑五彩海马纹盖罐 通高18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8.7厘米。 罐直口,短颈,丰肩,圆腹,内圈足。主体纹饰是四匹天马,上有彩云,下有海水,四马奔跃其间,马尾及马鬃点以黑彩,增加了动感
三国 青瓷印网络纹盖罐 通高8.7厘米、口径8.1厘米。 整器分盖和罐两部份,盖作斜面顶,中心立一钮,钮四周模印树叶纹。罐作直筒状,近底部内收成平底。
体俯充,将内外各衙门章奏代为披览裁定,朕心实深欣感。”因此决定给两宫皇太后各加上徽号两字。 到了光绪二年(1876年)七月,因为新的皇帝即位,所以两个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
时值戊戌变法一百年,“旧文新识”以梁启超的《政变原因答客难》建栏,以祭先贤,且充时论。《战略与管理》设“旧文新识”栏,起意于数年前,今日终于实行。《战略与管理》以有言于当代为风格,却专设栏目钩沉旧文,
我的九代祖是清世宗雍正皇帝,我曾祖叫溥良,曾任江苏学政(相当于江苏教育厅厅长)。他是一位善于选拔、培育人才的人。凡当时江苏有名的文人学者,大多出其门下。如张謇(季直),他家与翁同龢家为世家友好,翁同龢
“康梁变法”即戊戌维新运动,在过去亦有相当肯定,而于变法失败后康梁的保皇与救皇活动则完全加以否定。近年来,这一时期的资料陆续有所发现,有所整理。本文就梁启超于变法失败逃亡日本至1900年自立军歧异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