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底,上海博物馆大庆,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去瞻仰七十二件祖国文化瑰宝。浏览后又信步走进上博三楼的逸夫馆,看着看着,几枚熟悉而又亲切的印章映入眼帘:“曾藏荆门王氏”,“蒙泉书屋收藏金石书画之章”…
今天上午在解放公园公园散步,突然看见一群人在苏军烈士墓前集会。他们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他们的追随者,他们打出怀念毛主席的横幅、抬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将许多主席的图片窜起来挂在树上、还有毛主席的画册一
图片: 图片: --------------------------------------------------------------------
1945年,邓小平夫妇和长女邓林、长子邓朴方在河北武安县
文章摘自《交锋三十年》 我很惊讶某些“左”的朋友公开挑战党的最高权威,并且缠斗不休的劲头。比如说,从1979年到1990年,邓小平先后6次讲话说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些朋友就是不买账。不但
怀念我的爷爷--记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 我 出生在云南省楚雄州一个贫困县,现年38岁,初中文化,到现在也没有走出过省门,更别说出国.我的祖先是明朝时从南京柳树湾迁移过来的
1966年底,我高炮六十二师执行援越抗美战斗任务。在广西崇左集结待命,进行战前动员。这时,我到六O五团参加连队的“两忆三查”教育,遇到了原来同科战友、团宣传
中国军人永远屹立于老山 一直想写点东西。总是没有时间。拖到今天无论如何也要写完。因为新的一年到来。而我的这篇纪行就全当是我对那些在20年前将生命留在南疆大地上的英烈们
时光留转,二十多年过去了。一九八五年的时候,我上初中,那时,全国人民到处是英模报告团,那些战场上下来的英雄给我们讲了很多真实的越南故事,比如猫儿洞里如何杀老鼠,怎么对付蚊子,新战
很多插图竟然想不太起来了??? 将来也许还有更多更多的事情要被遗忘 当那个时代变得越来越模糊 至少我们还可以时常把记忆那出来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