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端砚艺人以此名句入砚,按照民俗文化的观点更直接更具象化的表现,将书卷与一些钱币金锭、殿堂豪宅、娇妻美妾等共冶一炉雕饰于一方端砚之上,其实也无可厚非,自然也有一番
光绪时期,政府企图重整瓷业,陶瓷业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瓷器烧造基本上囊括了晚清以前所有的传统器型,既有仿古也有创新。这个时期烧造的慈禧御用的“大雅斋”款的官窑瓷器,是这一时期比较少
(?—?)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子文。嘉定进士。绍定五年(1232),以书状官随使蒙古,著《黑鞑事略》,为研究早期蒙古史重要史籍。后为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创筑重庆城,以御蒙古军。淳右初,被
(约572—约628)唐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字彦弘。隋末为东宫学士、长安县尉,以父死去职。李渊起兵,任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进入长安后,与窦威、陈叔达等为李渊即位议定礼仪。武德元年(6
(965—1033)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名侃,字子正(一作子政)。端拱进士。累官提点淮南路刑狱,拒受丁谓馈赠,历知制诰,仕终知亳州。素好学。著有《两汉博闻》。
初登皇位时,汉武帝只有十六岁,尽管他自幼聪颖乖巧,但对于统治臣民却是毫无经验。当时朝中许多军国大事都是由他母亲王太后和舅舅武安侯田蚡做主。因而王太后和田蚡是那时政权的实际主持者。而从最根本处控制这个新
随着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制度变革,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儒家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体制性支持,造成了儒家“魂不附体”的状况。然而一部分富有保守情怀的中国精英分子,意识到儒家的意义系统对于变乱时期的中国的社会
(一)洪秀全从基督教中吸取了“独一真神唯上帝”的思想 洪秀全是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他究竟向西方国家找到了什么?只要我们从事实出发,回答只能是基督教,而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民
本文摘自《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12日TM06版,作者:郭宇宽 系资深媒体人,原题:《“裹小脚”出于儒家传统吗?》 我从小所处的意识形态氛围是以反封建为主旋律的,我小时候
核心提示:直至今日,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其实依然未走出这个阴影,但是他们在启蒙时代,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因而进入了现代社会。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201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