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瓷是在瓷器胎体上透雕出花纹后罩釉入窑高温烧成,此种工艺出现在清代中期。此碗内用青花画五只蝙蝠环绕一“寿”字,取“五福捧寿”之意,碗壁布满米粒大小的孔洞组成的花卉纹饰,在光线照射下晶莹剔透,十分美丽
青花瓷即白底蓝花瓷,它创始于唐代,以氧化钴为着色剂。谈到青花瓷,不免要谈及景德镇,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已臻于成熟,明代时进一步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清代景德镇青花瓷时代特征、粗细文野较明显,因而它是清
清廷入关后,经过10余年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使得经济迅速复苏,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清代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景德镇这个名字更是与瓷器联系到了一起,继续成为中国
用碗搭成的墓拱 发现的清末青花碗 密密麻麻的清末青花瓷碗搭成墓拱,构成国内罕见的碗拱墓。昨天,记者从泰宁县文化部门获悉,在距离泰宁县城约15公里的石辋大峡谷内发现一座神秘的碗拱墓。
高:7.6cm 此件鼻烟壶器型小巧玲珑,唇口,圆肩,长腹,线条流畅,胎质洁白,釉面光洁,青花发色淡雅,人物描绘细致。口有磕。
德化窑青花瓷具有典雅的艺术魅力,素为世人青睐。进入清代,德化窑白釉瓷退居次位,而清化瓷却为主导地位。他是开发在中国瓷苑上的一枝充满生机的奇葩。 装饰技艺 明代中晚期兴起的青花瓷,品类不多,目前所
盘径15厘米,盘内口沿饰松、竹、梅纹,内底双圈线纹内用青花绘人物,松鹤,山石屋舍纹,人物生动传神,青花发色蓝艳,应为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烧制,惜盘有残缺,市价在600元左右。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马为题咏诗作画,首推“八骏”的传说,大意是:周穆王于50岁左右才得王位,他为抓紧时间完成大业,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巡视完疆土,独独缺千里马。在一个叫北唐的地方(今山西太原县)有人进贡
宋青釉小瓷碗 高5.5 CM,口径5.2CM,底径4.3 CM。 直口,鼓腹,圈足。外壁刻凹线纹。胎厚。釉青。
宋当阳峪窑绞釉瓷碗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4.9厘米。 直口,腹稍深,平底。口部一圈为白胎白釉,腹及底部为酱、白两色胎子相绞而就,形成自然纹理。此种工艺在唐后期就已经出现,是模仿当时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