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收藏有一宋代早期青白釉刻花梅瓶(见图)。该梅瓶高9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3厘米。整器造型为宋代早期流行的梅瓶样式,小直口、短颈,丰肩、上腹浑圆肥硕,下腹内敛下收,体态修长,平足。瓶口颈与瓶上肩成9
碗径20厘米,口为六瓣葵口,撇口,浅折腰,口沿内外约5毫米处无釉,浅圈足内满釉,系覆烧,胎质细白,釉色莹润,白中闪牙*,碗内浅刻划缠枝花卉纹,纺饰精美,应系金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烧
1999年9月,为配合淮阳弦歌湖开发清淤工程建设,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该湖区的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唐、宋、金时期的墓葬200余座,其中一座宋代砖雕壁画墓(编号HHXM139)出土一件
北宋 当阳峪窑白釉刻花罐 纵26.3厘米、口径14厘米。 罐口微敛,圆唇,肩腹微鼓,腹体较长,灰褐胎,施白色化妆上。装饰方法采用剔花,以腹部卷枝纹为主题纹饰,上下衬以回纹和正反三角纹,此罐色彩鲜明,
1975年5月,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西关村坪源出土了一批窑藏瓷器,其中有一件宋代定窑烧制的白釉刻花折枝莲花纹碗。瓷碗通高6.3厘米,口径22.1厘米,足径6.4厘米。碗呈六瓣葵花口,沿微撇,圆唇,腹弧收
清雍正斗彩缠枝花纹梅瓶 高26.3cm,口径5.5cm,足径11.9cm。 瓶圆唇,小口,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斗彩装饰。颈部绘4组朵花纹,肩部饰勾莲纹,腹部以6组折枝花
几年前笔者收藏一件明嘉靖朝青花人物束腰梅瓶(如照高19厘米)。这件梅瓶上的人物纹饰不是通常的高士、老人、仕女、婴戏,而是两个写实女性人物对话场景。人物神态取意鲜明,绘画用笔挥洒生动,画面
吉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三彩梅瓶。此梅瓶出土于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城内,通高2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9厘米。圆唇口,直短颈,斜直腹,下腹内敛,圈足。胎质为黄白色砂胎,胎体较粗糙,可见双片竖向扣合对接痕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2010春拍中,一件融汇雍乾二帝父子情深的青花龙纹梅瓶拍出了3584万元的高价。据历史记载,弘历自幼景仰胤禛,视之为明君之典范,特别乾隆登基之初,处处遵循前朝诸项规制,力求全面
2000年8月,笔者在上海一家文物商店购得一件青花松竹梅纹“岁寒三友”图梅瓶,该瓶通高17.4、口径4.3、底径7.1厘米,腹部最大直径9.3厘米。 梅瓶之名始于清代,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