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别号缶庐、苦铁,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他是我国近代的艺术大师,为学无所不窥,对诗、书、画、印都有研究,造诣颇深。 他一生偏爱诗词,一直以诗人
考释古文字,第一步是要正确辩识字的形体。形体不能辩明,自然谈不到字的音、义,很多古文字研究中的错误,都是由于误认了字的形体造成的。辩识形体的基本方法在于分析字的结构,与已知的字作对比。前人常把这种
陈隆文在《中原文物》2006年底4期发表的《锐角布币面文的释读及其国属》一文中说:在三晋布币中,有一类平首、锐角、平肩方足布,通称为锐角布币,或称异形布币,该布币面文多记地名,比如“公”、“周”、“垂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文松辉)《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日前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青年画家荣宏君创作,书中以著名画家徐悲鸿写给前文化部常务副部长周扬的两封信为线索,揭示了已故两位艺术
本报讯 八十一封北洋时期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的信札原件,最近在山西浑源县被民间收藏家发现。这批信札对一系列军政重大历史事件多有涉及,极具史料和文献价值。 这批由不同信笺组成的信札,全部裱贴在一大开本民
一 在有些艺术品拍卖会上,沈葆桢信札时有出现。 沈葆桢(1820 —1879年),字幼丹,福建侯官人,为洋务运动时期能当大任者之一。其大任,主要是总理福州船政局。 沈葆桢总理船政期间,是有成效的,主要
《山西发现八十余封北洋军政要员信札》报道之后,引起学界关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来新夏教授向本报表示对这批信札有浓厚兴趣。 戴逸教授来函说,“写信人物均为清末民初*舞台上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