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时,“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澳县举行,广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健宏亲赴南澳宣布开始对这艘明万历年间的古沉船进行考古发掘。这艘承载过万件瓷器的古沉船会否出水?省文物
崔勇是“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队长。 从“南澳I号”打捞上来的文物。 正在修建的脱盐水池,用以对从“南澳Ⅰ号”打捞的文物进行脱盐保护处理。 船体是否出水未有定论 传统方式水下发掘文
“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后,武警战士守护展示中的先期出水文物。 核心提示 “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艘沉睡了460余年的明代古商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南澳Ⅰ号"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工作启动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由“南天顺”号和“德信”号拖轮组成的工程船组4月6日中午到达汕头南澳县三点金海域,明日开始在沉船遗址上方进行定位,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 海事部门提醒过往船舶注意瞭望安全通行。记者龙成通 摄 "南澳一号"打捞船起锚 海域可能有不少古船专家:南澳Ⅰ号有瓷器产自福建平和窑(图)明代古沉船“南澳
龙身陶罐。记者龙成通 摄考古队员清走吸附在文物上的贝壳。首次公开的“南澳I号”文物,左下角的是凤凰牡丹盘。近日打捞出的文物。 记者龙成通 摄 “南澳Ⅰ号”即将进入文物大量出水阶段。国家水下遗产
为不断拓宽中国水下考古的新视野,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列2010年水下考古工作“一号工程”为契机 ,5月16日,国家文物局网站特派记者前往广东汕头,深入“南澳Ⅰ号”古沉船水下考古现场,实地考察了
南澳I号位于广东省南澳县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距离南澳岛约2海里。2010年4月6日~7月20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组成水下考古发掘队,对沉船进行发掘。
中新社汕头5月19日电 (李怡青 陈妍)记者19日采访了解到,明代古沉船“南澳I号”2011年考古发掘工作自4月23日启动至今,考古队已打捞出水古瓷器超过2000件。 和去年布满淤泥、水生物的
随着人们再度揭开“南澳Ⅰ号”古沉船的神秘面纱,浩瀚海洋和古代沉船它要述说什么样的故事勾起越来越多人的好奇。随着媒体的深入报道,粤东民众除了关注古沉船的打捞情况外,更掀起了一股“海岛史学热”。 台胞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