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某部1连班长王彦林(右)率领全班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战后荣立特等功并获得“二级英雄”称号。 转入坑道坚持战斗的志愿军战士 愿军战士们在黄继光烈士纪念碑前庄严
年过七旬的吴安祥老人有一张精心保存了50多年的人物“肖像”,从时间上看照片并不很老,但照片的内容给吴老留下的回忆太沉重了,因为“大头像”不是别人,而是与
王清珍 2003年春,王清珍到沈阳为黄继光烈士扫墓 1954年,作家林杉创作完《上甘岭》剧本后,在剧本最后的页码上注明:卫生员
200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血洒异国和长眠于邻邦的英雄的伟大的志愿军将士们! 原国防部长《秦基伟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有一个女战士使我印象至深,她
即使对战争史毫无了解的中国人,也会因为电影《上甘岭》及那首插曲《我的祖国》而知道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电影固然好看,但它终究是后来的艺术作品,而不是现场的真实记录。了解这个战役的人可能会
新华社记者、著名作者杨朔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的结尾处写道:“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不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
在解放军经历的阻击战中,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和黑山阻击战都是经典战例。其实,当时东北战局还有一个关键性的节点--厉家窝棚阻击战。这场阻击战对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廖耀湘兵团,顺利解放东北全境,起到了至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渔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
克死蒋总统的八八坑道及名传大陆的八八坑道酒 最近,我们到离金门最近的一个小岛上的酒店吃饭,主人很自然的就跟酒店老板说,拿一瓶正宗的、真正的、最好的金门高梁酒给我们喝。说是正宗的、真正的、是因为现在
上甘岭战地之花吴炯 吴炯,抗美援朝战争时的英雄。先后荣立过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1953年,她回到祖国,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的亲切接见。1954年,吴炯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筹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