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65个历史细节:最后两颗手榴弹留给自己(2)

来源:王朝搜索
 
抗战中的65个历史细节:最后两颗手榴弹留给自己(2)

12、洪麟阁血写“还我河山”。1938年10月15日,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1路军总指挥洪麟阁率部与驻马兰峪的日军骑兵队交战,头部和腿部受重伤。负伤后的洪麟阁扯下杨树皮,用血

二战德军手榴弹及其在中国抗战中的使用

抗战期间中日武器装备的重大差异,网友们都是知道的。但是诸位是否了解在八年抗战内,源自德国的中国制手榴弹一直是缺乏火力的国军步兵手中--最有威力的防御和进攻武器!这还要从德国的手榴弹开始说起..

中国抗战用掉3000万枚手榴弹:杀伤40万日军

在1938年的滕县保卫战中,3000装备极差的川军就靠战前送来的一列车手榴弹,在城墙上和巷战中与装备重炮和坦克的日军血战数日,为台儿庄会战争取了时间。据统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一共使用了约3000

中国抗战历史照片-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

中?抗??史照片-?自美?????? 上海,日??炸引起的大火。 1937年11月1日,集???的 共产党年?士兵

趣说历史:《达坂城的姑娘》源自抗战时期

图片: 作者: 玄铁无锋 趣说历史:抗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东北地区在抗战前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外贸有盈余的地区,也是我国东南沿海

抗战中的“功臣兵器”:见证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5)

兵器简介:军事博物馆陈列的这门日本造92式70毫米步兵炮,俗称“小钢炮”。该炮1932年定型生产,是新四军第16旅48团从侵华日军手中缴获的,后来为我所用。这是一

抗战中的“功臣兵器”:见证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4)

兵器简介:马克沁重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的。它是世界上第一种靠火药气体能量供弹和发射的自动武器,可以连续装弹、发射、退壳,有很强的战斗力。1934年,中国开始仿制改良,这挺机枪就是

抗战中的“功臣兵器”:见证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3)

兵器简介:这种大抬杆枪,是打猎用的土造火枪,属火绳枪的一种。枪身全长2.4米,口径约20毫米,枪管长2.2米。构造极其简单,由枪管和枪托两部分组成,两道铁箍把枪管与枪托结合在一起。枪舌的

抗战中的“功臣兵器”:见证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2)

兵器简介:这把S.F转轮手枪,由比利时制造,系仿美国史密斯-韦森转轮手枪。口径0.32英寸,长弹巢,转轮容弹量6发。这把手枪,之所以幸运地没有被风沙掩埋,没有被历史湮没,是“

抗战中的“功臣兵器”:见证中国人民的艰苦斗争

兵器简介:它并不高大威猛,甚至还略显单薄;它只是一门普通的迫击炮,却在战斗中成名,因战果青史流芳!口径82毫米,最大射程2850米,射速9-20发/分,全炮重69千克,弹重4.15千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