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彩釉瓷价值超过前期出水的瓷器 ●出水锡壶可为“古船前往东南亚”作佐证 ●船舱尚未发现尸骨,船员逃生可能性较大 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重启“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以来出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一个项目的“南澳Ⅰ号”,即将于3天后正式展开水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昨天,曾负责“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工程船舶———广
船舷外散落的铜钱 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器的燧发装置的铜构件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获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据介绍,目前
-- 新华网广州4月13日专电(记者赖少芬)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9日启动后,首批文物于近日出水,总数达上百件,大部分是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 记者13日从“南澳
水下考古3天后开始,直接在海底对古船进行清理, 现在据保守估计,可能有上万件瓷器将出水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一个项目的“南澳Ⅰ号”,即将
“南澳Ⅰ号”被列一号工程 文物有望上半年出水 前天,国家文物局专家到汕头南澳岛实地考察“南澳Ⅰ号”打捞防护工作。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专家证实:“南澳Ⅰ号”发掘工作将被列为该中心2010年“一号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2007年5月25日在汕头市南澳县东南三点金海域发现的“南海Ⅱ号”古沉船正式定名为“南澳Ⅰ号”,并于昨天上午10时正式启动水下考古抢救发掘,据专家估计,沉船上有青花瓷器数万件。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从汕头市文广新局获悉,4月10日“南澳Ⅰ号”考古队员连续进行发掘中,已有上百件古代文物从海底发掘出来,重见天日。但昨天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作业船“南天顺”号已到附近海域避风,水下考古发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 海事部门提醒过往船舶注意瞭望安全通行。记者龙成通 摄 "南澳一号"打捞船起锚 海域可能有不少古船专家:南澳Ⅰ号有瓷器产自福建平和窑(图)明代古沉船“南澳
笔者从粤东南澳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10日开始下水接近“南澳Ⅰ号” 沉船遗址,但未立即开始打捞工作。 9日下午近16时,承担“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任务的广州打捞局“南天顺”打捞船完成对“南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