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水的青花五彩碗 广东汕头“南澳一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出水文物已达6000多件,其中有不少精品。 进入6月份以来,出水文物中除了之前常见的来自福
从“南澳一号”古沉船上发掘的文物。新华社发 新华社广州5月31日专电 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2011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历时过半,沉船的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大量完整器物和精品、新品文物出水
“五一”期间,重启打捞工作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部分出水文物第一次对媒体进行展示。自4月上旬重启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以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在沉船表面及外围采集到散落的完整或可
4月30日拍摄的从“南澳Ⅰ号”打捞出水的器皿。新华社发(林春伟 摄) 新华网广州5月1日电(赖少芬陈洪镔)记者5月1日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自4月上旬重启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以
“南澳Ⅰ号”水下发掘2011年度的工作已基本结束。进入7月以来,由于天气状况良好,考古队得以连续十多天开展水下考古,高效地完成了今年的考古任务,今年共出水9500余件,在器物的品相与完整性方面均超
经国家文物局同意,2007年5月25日在汕头市南澳县东南三点金海域发现的“南海Ⅱ号”古沉船正式定名为“南澳Ⅰ号”,并于昨天上午10时正式启动水下考古抢救发掘,据专家估计,沉船上有青花瓷器数万件。
考古人员对打捞上来的瓷器进行冲洗去除附着物。 6月10日打捞出水的青花大罐。 在广东省文物局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组织安排下,南方日报记者昨天(10日)冒雨登上打捞“
资料图:6月10日上午,在“南澳Ⅰ号”的打捞船“南天顺”号上,考古队员在出水的一个陶罐里发现淤泥夹杂着一些颗粒状的物品,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古人员怀疑是有机质物品,将经过科学化验后进行确认。
原定于本月上旬结束的“南澳Ⅰ号”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本工作季),将延期至本月20日。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表示,本工作季结束后,这批文物将由打捞船运回广州作脱盐等进一步处理。至于这批文物今后将如何
-- 新华网广州4月13日专电(记者赖少芬)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9日启动后,首批文物于近日出水,总数达上百件,大部分是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 记者13日从“南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