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习惯上把第一次中英战争称为“鸦片战争”,但实际上这场战事的起因绝对不是什么“英国为了倾销鸦片”。当时世界范围内吸食鸦片基本都是合法的(例如英美都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立法限制毒品),奇怪
韩毓海 实际上,大清朝有很长的向西方开放的历史,这一历史绝不起自鸦片战争。诸欧洲国家中,大清尤其重视的是沙俄,因为只有俄罗斯才能从西北两个方向上威胁中国的腹地。大清一方面必须警惕地来自北方的威胁,另一
《同舟共进》 2009年第11期 民国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群雄逐鹿的时代、性情中人的时代、士的时代,几可与春秋战国媲美。然而,民国的开放,是部分人的开放;民国的进步,也是部分人的进步。它本质上是对外
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技术上的失败。 糟糕的滑膛枪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装备的标准轻武器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说实话,这不是先
前些日子上课,主题是讨论东亚现代化的历史条件,及中日现代化道路之异同。 老板显然兴致甚高,笑云政治上封建割据较大一统更易促进社会变革,如日本之幕藩体制相对于中国大一统体制在现代化启动中就体现
筹备立宪是清末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环绕着中国是不是应该推进立宪*这一问题,在清末新政中出现了持续的激烈的论战。本文通过考察清末立宪派与立宪缓行派之间的论争,来揭示中国立宪*所面临的内在矛盾。对
真实影象 现代启示录
中英官员会面图。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逼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幅水彩画记录了1843年6月钦差大臣耆英到香港主持《南京条约》换文时港督砵甸乍迎于督辕之情景。资料来源:《历史绘画》第24
赵可金 《环球时报》就经济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展开讨论(见昨日“国际论坛”版文章),十分必要。近代以来,中国就一直面临着这个尖锐的问题。据史家考证,1840年鸦片战争前
赵可金 《环球时报》就经济优势转化为战略优势展开讨论(见昨日“国际论坛”版文章),十分必要。近代以来,中国就一直面临着这个尖锐的问题。据史家考证,1840年鸦片战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