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的政治联姻:混乱时代各方势力的结盟

来源:王朝搜索
 
东汉后期的政治联姻:混乱时代各方势力的结盟

从汉高祖刘邦时开始,为了缓和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和冲突,汉王朝采取了主动结婚他族的和亲政策。这在当时虽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夷方策,但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却被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数相仿效,成为华夏民族和

汉代的民族“和亲”意在实现和平并非政治联姻

葛亮在《河北学刊》(双月刊)第6期上撰文说,长期以来,学术界在述及汉代的民族“和亲”时,存在着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即把“和亲”与“结亲”相混淆。有些学者在看到汉代出嫁几位公主于少数民族后,就对汉代民

民国时代的西藏外乡人:各种势力汇集拉萨[组图]

1920年拉萨,一个蒙古大喇嘛及两个随从。不知道是内蒙古还是外蒙古 1921年3月来自印度克什米尔邦拉达克藏区藏王撒黑比非扎拉汗Khan Sahib Faizalla到访拉萨。骑马的

中国反美政治漫画:“联苏抗美”时代外交[组图]

中国外交以战略力量的配置和主要战略方向的调整为标志,先后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到60年代初,以联苏反美为主要内容。 http://im

皇权时代政治难题:知县害民与信息封锁

《同舟共进》 2009年第7期 “国权不下县”还是“国责不下县”? “国权不下县”(或谓“皇权不下县”),曾被一些史家认为是中国帝制时代特别是明清两代的政治常态,且对此不无溢美之词,亦有人将这种状态名

七七事变次日的中国各方势力的反应(1)

《文史精华》 2007年第7期 作者:余育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了它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七七”翌日,即7月8

七七事变次日的中国各方势力的反应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了它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七七”翌日,即7月8日的凌晨,中国军队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东汉后期将领——张奂

作者:安田 (203~282)中国东汉后期将领。字然明,敦煌渊泉(今甘肃玉门西北)人。少时立志建功边郡,后拜议郎。永寿元年(255),任安定属国都尉。南匈奴攻掠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东羌西应。

东汉王朝的宫廷政治(二)

历史 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某一方面类似印度的刹帝利,某一方面类似欧洲中古世纪的僧侣教士。事实上,士大夫即知识分子,在儒家学派定于一尊之后的漫长时代中,当然专指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有时也笼

东汉王朝的宫廷政治(一)

历史 汉王朝,特别是东汉王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恐怕就是三个在今后十八个世纪里一直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团体:外戚、士大夫、宦官。外戚势力起源于西汉王朝,士大夫和宦官是新兴力量。这三种人物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