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泉窑青釉三足炉 高5.9厘米、口径16厘米。 龙泉市八都区瀑云乡石川村出土。 束口,圆唇,鼓腹,圜底平缓,下承乳丁状三足。胎稍显厚重。通体施青釉,釉层透亮,釉面布满本色开片。三足足端无釉。
南宋(公元1127-1279) 这件三足炉是南宋龙泉窑的重要作品, 通体表面无纹饰,凭借丰厚釉层使釉色莹润葱翠,属典型的梅子青色调;微露白色胎体,造成边角转折处的楞线出筋,使之具有
北宋 龙泉窑青釉葵口碗 通高6.9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6.7厘米。 六瓣葵式口,深腹,矮圈足,内底平展刻印云纹,器壁由葵口部顺底有五道棱,腹素面,胎色灰白,施青釉,为龙泉窑产品。
南宋 龙泉窑青釉心中有佛塑像 高27厘米。 佛教传人中国后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比如瓷器装饰图案中常见的莲瓣纹以及长盛不衰的瓷佛像等等。由于寄托了一种宗教情怀,这些瓷佛像在做工上通常都要比
元 龙泉窑青釉露胎贴云龙纹大盘 口径43.2厘米。 鋬沿,弧壁,浅圈足内敛,形制硕大,釉色青绿喜人,以露胎贴花技法在口沿和内底分别装饰朵花和云龙戏珠纹,内壁则在釉下满刻波涛纹。 “露胎贴花”是以模印
明龙泉窑青釉划花三足洗 口径29厘米,高13厘米。 这件青釉划花三足洗,口径29厘米,高13厘米。直口,平沿,束颈,扁腹,洗底下部承三个蹄形足,三足之间有直径10.7厘米凸出的饼形底,底高1厘米,并
龙泉窑发现元明时期大量青瓷精品 本报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9月至今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浙江龙泉大窑枫洞岩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发掘出
元 龙泉窑青釉鼓钉三足炉 高7.1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6厘米。 敛口,斜唇,弧腹,斜眉,底心有一圆孔,在内底用垫饼覆盖。外口沿及腹底相交处各有一圈鼓钉,鼓钉作六瓣花形,每排二十三个,腹部对称
元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高33.8厘米、腹径20.4厘米。 1973年安徽省合肥市明陈闻墓出土。 胎色洁白,胎体浑厚凝重。釉色温润如玉。颈饰蕉叶纹,蕉叶下饰回纹一周。腹部饰缠枝牡丹和变形莲瓣纹。圈足
元龙泉窑青釉双耳炉 高7.6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6.2厘米。 圆口外撇,深腹下部微鼓,圈足微外侈,附双耳,形制规整古朴,系仿南宋官窑炉的造型而成。胎骨厚重,尤以底部为甚,胎色浅灰,通体施粉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