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钧窑香炉 口径7.5、高6.7厘米。 此炉折沿直颈,扁圆腹,三兽蹄足。体施天蓝釉,釉层上出现泥鳅走泥纹。口沿至颈处,有一处紫红色彩釉斑,施釉不到底。无釉处露出灰白色胎。
宋钧窑紫斑釉六角洗 高5.6厘米、长18.6厘米。 胎厚重,造型别致,釉色瑰丽,厚润如脂,且密布“蚯蚓走泥纹”。是钧窑中的珍品。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高18厘米、口径26.2厘米。 花盆呈菱花式口,折沿,深腹,圈足,底部有五孔。盆壁以凸起凹进的十二条棱线为饰,造型典雅华贵。通体施釉,釉色红里寓紫,紫中有青,青中藏白,白中乏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其名最早是在明人写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上出现的,而在宋代文献上根本找不到它的记灵。原因何在?至今还是个谜。笔者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并结合文献,谈点看法,或许对破解此谜起点作
元 钧窑天青釉八瓣莲花碗 高7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3.7厘米。 碗敛口,深鼓腹,圈足较小。作八瓣形莲花口,腹壁内外均凸现与之相对应的莲瓣棱。施釉天青色,釉质匀净温润,且伴有开片纹。器口及莲瓣
北宋 钧窑天蓝釉盘 高6.8厘米、口径27.4厘米、底径18.8厘米。 此盘敛口圆唇,斜壁浅腹,内平底,矮圈足。通体施天蓝釉,釉面光亮莹润,器表有冰裂纹开片。口沿处施釉较薄,外壁釉厚处有流釉现象。圈
宋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高11.5cm,口径25.2cm,足距16.5cm。 器口内敛,浅腹,坦底,以三云头形足相承。近口沿处凸起一周弦纹,外口下及近底处各有鼓钉纹一周,上为23枚,下为19枚
宋钧窑天蓝釉盏托 高5.6厘米、口径5.9厘米、足径4厘米。 碗与托连烧,碗口微敛,瘦底托盘,圈足中空,里外均为天蓝色釉,足边无釉,碗口边及托盘边釉薄处呈酱黄色。
元 钧窑天蓝釉紫斑碗 高9.2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6.9厘米。 大口微敛,深腹小足,圈足外撇,足端宽阔,微向外倾斜,内底下凹呈鸡心形,圈足底中心凸起。胎骨厚重,尤以底部为甚。器内外施天蓝釉,
北宋 钧窑紫红釉尊 高18.5厘米、口径20厘米。 尊口外撇,圆腹,圈足,底有五个小圆孔,造型端庄典雅,简洁明快,自然流畅。尊里施月白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釉色光彩夺目,犹如绚丽的晚霞,异常精美。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