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唐代道教发展的论述

来源:王朝搜索
 
对唐代道教发展的论述

历史 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深厚渊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非系出名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唐朝皇帝为提高自己的门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

赵文润对唐代传奇的分期及其代表作的论述

历史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代小说称为“传奇”,始自晚唐裴铏的《传奇》一书,后人遂以之概称唐人小说。今存唐代传奇小说,数量不少,其中流传较广的有90篇,这些作品大都收入宋初李昉

[原创]道德经及与道教的历史发展

《 道德经 》亦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相传为 春秋时期 老聃所著。为什么说是相传呢?这里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老聃及其生活的历史背景。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春秋时期 的 思想家 ,楚国苦

唐代茶政、茶学和茶叶文化的发展

唐代茶业的长足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茶自身的建设。在隋代或唐代初期以前,茶叶最多只能说是一种地区性的生产或文化。至唐代中期以后,随着茶业的发展,茶就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一门独立的学问了。

道教的发展

道教的发展 二代嗣师张衡,字灵真,有长才,诏征黄门侍郎不就。张道陵羽化前,为了使其创立之教代代相传,仿效帝王传承之制,授印剑符录于衡,并戒之曰:“呈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

张传玺对柳宗元和刘禹锡唯物主义思想的论述

历史 唐代对唯物主义思想有较大贡献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认为,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极限,天地未分之前,只有元气,天地既分之后,元气充塞其间。

蒋介石关于满清王朝教训的论述

2006年10月08日 09:26 搜狐 我们中国百年来国势的陵夷,民气的消沉,大抵以不平等条约为造因。不平等条约订立的经过,全为中国国耻的记录。而国耻之所由招致,又必须追溯于满清一代

早期中国*党人对义和团运动的论述

义和团运动爆发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对这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中国*党人早在建党初期曾多次论述过。他们高度赞扬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精神,鼓舞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信心,推动了大革命的发

孙思邈对消渴病的论述?

行为方式角度孙 千金方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孙氏记载消渴能够治愈,而复发的第一原因是“不减滋味”。这就是

关于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论述

历史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人,生长于长安。他的有关哲学的论著,主要有《天说》、《与韩愈论史官书》、《答刘禹锡天论书》、《天对》、《贞符》、《封建论》、《非国语》等篇。柳宗元认为,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