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时期几个秘密教门的再探讨

来源:王朝搜索
 
乾嘉时期几个秘密教门的再探讨

民间秘密宗教在明清两代,经历了两次大发展的时期:其一在明末清初,当时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化,白莲教逐渐向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兵士中发展力量,信徒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新教派,如罗教、红阳教、闻香教

利用、控制与取缔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教门、帮会的策略——以苏鲁皖为中心之探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的*、社会均出现了极为混乱的局面。在中国拥有相当影响、历史悠久的教门、帮会势力乘势迅猛发展,并由此成为中国*党、国民党以及日本侵华势力三大股*、军事力量企图利用与控制的对象。作

明清时期秘密教门信仰体系与基本教义的形成与发展

明清时期的秘密教门(也称“民间宗教”或“秘密宗教”),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间秘密结社。明中叶罗梦鸿倡立罗教后,在民间很快拥有大量信徒,罗梦鸿也从一名穷苦的退伍运粮军人,通过传徒,“广远来馈赠颇多,因

乾嘉时期的老官斋教和糍粑教及其反清活动

乾隆、嘉庆时期,民间宗教和农民革命两大运动错落交叉,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清起义(或反清活动)构成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福建的老官斋教和四川的糍粑教就是组织和领导反清斗争的两个教派。本文依据官私书籍和档

宗教、秘密教门、民间信仰三者的异同

所谓秘密社会,就是指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秘密结社活动,多以“社”或“会’相称。首先,秘密社会与民间结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结社的互助方式,就为秘密社会所吸收,采纳。其次,秘密社会又

盛清时期台湾秘密会党的起源及其性质

一、前言 满洲入关后,统治中国历时二六八年,其间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1723—1735),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这三朝正好是一三四年

乾嘉时期的悄悄会及其反清活动

乾隆、嘉庆时期,随着清朝统治走向下坡路,各地民间的秘密结社组织日趋活跃,有的还组织和领导了人民群众的反清斗争。陕西、甘肃地区的悄悄会,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依据官书私籍和档案资料,对悄悄会及其反清活动作一

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1900年7月)义和团运动在北京发展到最高潮时,突然发生了令朝野震惊的事件。有三批民间秘密教门信徒(共140多人)被冠以“演习邪教”的罪名而遭逮杀,于是产生义和团与白莲教自相残杀的说

传统中国社会的 灾难信仰制度 与秘密教门的“灾难神话”

传统中国基层社会的信仰心态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世界汉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国家灾异制度、基层社会的“祈报”信仰、祭祀体系,都成了研究者着手分析这个问题的切入点。今天的学术界注

乾嘉时期清廷的西方文化政策

乾隆时期,凭借康熙朝奠定的雄厚国基,经历雍正13年间的励精图治,清朝统治达于极盛。嘉庆朝上接乾隆之盛大,下连道光之衰微。它既有盛世的余辉,也呈露了衰世的迹兆,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