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1854-1912),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翻译家,在近代中国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介绍西方学术思想,是传播西学的大师和启蒙思想家。正是由于严复的翻译和介绍,使西
西学传播与晚清社会的蜕变 陈 绛 近代中国是在西力冲击下开始自己对近代化的探求。近代的因素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已在中国古老的社会中蠕动。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新旧嬗变,
在研究近代西学传播的论著中,对于1842年至1860年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情况,除了墨海书馆出版的几本科学书籍被提到外,基本上无人述及,在西学传播史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段空白。本文拟对香港及广州、福州、厦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随着欧美殖民主义的炮舰、鸦片涌入中国,其声势和规模远远超过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的水平。经过一系列的惊恐、困惑和省察之后,中国人终于从封建主义的闭塞蒙昧状态中挣脱出来,用现
现代化是一个需要几代人付出艰巨努力的长期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从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开始,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为止,就需要整整两个世纪的时间。当我们迈向现代化新的征程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对中国近代新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严复不仅用新的思想武器猛烈抨击封建主义,而且积极引进西学,深入阐发科学、民主思想,对近代新文化的建设贡献良多,成为中国近
人类对自身的群体组织结构、功能及其变迁的检视与反思的历史源远流长,就地域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概莫能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已有以探讨人类社会生活及其问题为主泛社会思想,但尚未形成系统化
一百年前,梁启超和严复有过一场有关文风的公开辩论。 1902年,梁启超在其所办的《新民丛报》第一期上,撰文推荐刚刚出版的严复译著《原富》,热情称赞这本译著“其精美更何待言!”但同时也坦率批评了
《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刊登了马自毅先生撰写的《“总教习”还是“洋文正教习”——严复任职北洋水师学堂期间若干史实考证》一文,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马先
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史上,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占有重要地位。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是民约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卢梭尤其是集大成者。他的*学名著《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继承和发展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