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曾国藩的京宦生涯

来源:王朝搜索
 
略论曾国藩的京宦生涯

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这既是其最大的功劳,也是其最大的罪案。在以往的研究中,褒扬曾氏的人和贬抑曾氏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他的这一功罪和晚年的活动上,而对这之前的十余年的京宦生涯

略论曾国藩、湘军与晚清督抚专政局面的形成

1851年震动中外的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从广西打向长江下游,1853年3月19日,举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建立了与清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严峻的形势,迫使清政府考虑怎么办?当八

略论曾国藩

嘉庆年间(1796—1820),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与接踵而来的天理教农民革命风暴,如同滚滚惊雷,震撼着清封建王朝。英国侵略者对华的鸦片*,变本加厉,特别是到了道光(1821—1851)初年,一道*鸦片

略论曾国藩镇压捻军及其失败

1864年7月,曾国藩指挥湘军、淮军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当地主、官僚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时,捻军却驰骋黄淮流域,横扫千军如卷席,1865年5月,全歼清政府“剿捻”统帅僧格林沁所部清军。清政府立即任命

略论自立军起义的性质

所谓秘密社会,就是指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秘密结社活动,多以“社”或“会’相称。首先,秘密社会与民间结社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结社的互助方式,就为秘密社会所吸收,采纳。其次,秘密社会又

略论晚清碑学人文精神与社会变革思潮

有清一代,学术文化潮流此起彼伏、风云激荡,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三百年间,自清初反理学思潮中闪现的富有启蒙精神的异端思想和人文主义的潜动,直至中晚期后西学传入、历史文化反思和维新思想的兴起,无

略论晚清的 出洋 与“开眼”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马克思所审视和揭明的这一历史事实,对于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悲喜剧的混合。无论怎样,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状态是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接触”成为

略论太平天国西征的失败与胜利

西征战争,是太平天国前期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激烈的阶级搏斗。这是一场在天王洪秀全开辟根据地战略思想指导下的进攻战,其胜负关系到太平天国的盛衰成败。但是,我们对西征前期的统帅是谁?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略论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社会

1644年,一个年仅6岁的顺治帝福临,由孝庄太后抱着入主皇宫,开创大清基业;267年后,又是一个6岁的宣统帝溥仪,由隆裕太后抱着退出皇宫,结束了大清王朝。历史是如此捉弄爱新觉罗家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略论刘墉

刘墉在民间无疑是个最具知名度的人物,早在他在世的嘉庆初年(1796~1804),民间已经开始以多种文学体裁来歌颂他平反冤狱、除暴安良的事迹。当时流传在保定等地的弹词《刘公案》就是歌颂他在任江宁知府和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