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王朝搜索
 
清代澎湖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相关问题研究

自古以来,我国的宝岛台湾,就有如镶嵌在东海万顷波涛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澎湖群岛则似一串耀眼的项链,将大陆与台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入清之后,台湾和澎湖均被人们视为“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数

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研究状况之述评

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灾荒史研究中是一个颇具特色的课题。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看,这一地区的灾荒史研究虽有一定的前期积累并有所进展,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相对匮乏等种种原因,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着

济南市县西巷地宫及相关问题初步研究

2003年夏,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济南老城内县西巷考古工地发现一座北宋砖筑地宫、两座佛教造像窖藏坑等佛教文化遗存。地宫虽然早年被盗并损毁严重,但砖雕颇为精致,而且地宫底部嵌有一方石碑,记载其建造情况。本

碑石所见清代后期陕南地区的水利问题与自然灾害

以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为中心,陕南地区的堰渠水利有悠久传统,汉中地区早在宋代已形成较系统的堰渠。明清时代,尤其清代秦岭—大巴山区经历了一次广泛的开发。就水利建设而言,不仅以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等为

清代笔记相关信息一 笔记体研究

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中华书局1960年版 刘叶秋《清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冯尔康《清史史料学初稿》,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资

清代笔记相关研究四 清代笔记研究

戴诚沈剑文《纪昀礼仪观初探----<阅微草堂笔记>札记》,《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李兆芳《简谈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ace="Times New Roman">》,《

周祚绍清代前期人口问题研究论略

清代前期人口问题研究论略 周祚绍 清代前期中国人口从大约一亿到突破四亿,形成了现代中国人口众多的基础,这个历史现象,不仅在当时引起封建皇帝和有识之士的注意,而且成为当代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一关于清代

再观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

伊夫林·S·罗斯基(Evelyn S.Rawski)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教授。《再观清代: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是她在1996年4月12日夏威夷檀香山召开的第四十八届亚洲研究学会年会上所做

试论清代蒙古地区的司法制度

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保证国家司法权统一的前提下,清朝因地制宜、因俗制宜、因时 制宜地制定了蒙古地区的司法制度。 1.理藩院是管理蒙古地区的中央官署,是与六部地位同等的机构,总揽治理蒙古事务的职权。《

清代云贵地区的驿传体系述论

滇黔两省位于国之西南边陲,纵延两千余里,外联缅甸、越南,内接西藏、四川、湖南、广西各省,恰似国之犄角。该地区山高林密,地理环境险恶,“山尽连延,鲜终朝之坦道;水多溪峡,无百里之方舟”1。且诸族杂居,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