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历史人物研究便自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之一。在50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中,数量最大、突破也最大的当数历史人物研究。全面评述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断非笔者所能
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50年来的发展过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形势的发展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提出命题,并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而人们的研究结果也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对某一问题的
一、研究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始于民国初年。此系当时国人力争关税自主这一社会思潮的产物,其内容偏重于关税问题。然持续时间甚短,自本世纪30年代后便渐趋沉寂。[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由陈翰笙、范文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清前期,疆域基本上固定下来,东到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领海,西到葱岭,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南沙群岛。在广袤的疆域内,既有中原内地,也有边疆地区(包括陆疆和海疆)。中国的边
自海通以还,新学渐兴,域外学术书籍译介遂成近代中国“输入学理,再造文明”(胡适语)之重要途径;而对外国学者中国史研究著述的译介,不仅有益于学术的繁荣发展,更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因“身在此山”而形
近代中外关系,指的是1840~1949年间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国与外国发生联系,相互往来,不起于近代,而是古已有之;但近代中外关系与古代中外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近代中外关系起于外国侵入中国,终结
(一)深入进行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的个案研究中国近代秘密社会中有无数的结社名目。鸦片战争前,黄爵滋在其所上《敬陈六事疏》中,曾列举过一些名目说: “以臣所闻,直隶、山东、山西之教匪;河南之捻匪;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近
198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如下一条消息:“据民政部农救司今天提供的资料,近年来交替发生的旱灾、风暴灾、霜冻灾、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使我国农村每年平均有五、六百万间民房被毁坏,有五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