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湖南灾荒与民变

来源:王朝搜索
 
清季湖南灾荒与民变

清代后期湖南灾荒频仍,政府调控不力,造成了社会道德失范的悲剧和一次又一次的社会骚动。清末的民众自发斗争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民变”。 先看灾荒造成的道德失范、人性异化的情况。 道光二十九年(1849),安

清季法学泰斗——沈家本

清朝末年,江山残破,国运衰微,爱国之士忧国忧民,无不以匡时救世为己任。 沈家本是其中主张“法律救国”的代表人物。他毕生从事法律研究,建树卓著。晚年主持法律改革和法典编纂,酌古准今,镕铸东西,首开研究中

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开端述评

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从总体上看,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861年到1875年的尝试阶段;从

清季主张立宪的官员对宪政的体认

提起清末预备立宪,学术界都知道主张立宪的官员所起的影响,但是,这些官员是如何理解和认识宪政的,他们要在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宪政?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

近代灾荒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充满了屈辱与苦难,奋斗与抗争,变革与革命,失败与胜利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火与铁的考验中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历史,每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为饱经忧患的祖国而

甲午战争与灾荒

1895年3月2日,当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尚未完全停息,李鸿章即将以清政府全权代表的身份赴日议和的前夕,一位名叫钟德祥的御史上了这样一个奏折:“顷闻奉天锦州一带地方,上年荒歉异常,加以倭贼所至搜掠,土匪

社会灾荒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发自底层贫苦农民的反帝斗争,威力之大,曾震撼中国,震撼世界。封建统治者以“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势甚燎原”和“万难收拾”等词句,来形容这次声势浩大的运动。1900年夏,山东禹城县令更

关于清季俄国汉学史的几点思考

与西欧汉学比较,俄国汉学虽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经过十七、十八世纪的积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已独树一帜,跻身世界之先进。它对国际汉学的贡献,不仅有一批享有世界声誉的汉学家,还有在若干领域超越西欧同行的

清季名臣袁昶的经世实学(图)

清 袁昶手札 袁昶(1846—1900年),字爽秋,浙江桐庐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太常寺卿等职。光绪二十六年因反对清廷与八国联军开战而被清廷处

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 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灾荒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包括国际著名灾荒史专家法国学者魏丕信、美国学者李明珠、澳大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